不能忘记历史!
(十八)
念奴娇·颂彭玉麟
晚清良将,号吟香外史,志存家国。墨守寒庐怀浩气,投笔从戎情迫。湖水操舟,鄱阳破防,铁锁沉江侧。水师初建,九江戡乱克敌。
功就不恋荣华,身廉如镜,两袖清风客。更赴南疆驱法寇,帷幄运筹心赤。半世挥戈,千秋传颂,史册留功迹。梅花千树,画中犹念雄魄。
注:彭玉麟(1817~1890),祖籍湖南衡阳渣江,安徽安庆人。他早年历经坎坷,父亲去世后遭族人夺产。咸丰三年,曾国藩邀其组建湘军水师,彭玉麟戴孝从军。此后,他率水师参与湘潭、岳州、半壁山等关键战役,在与太平军作战中屡立奇功。战后,彭玉麟精心经营长江水师,制定规章,使之成为北洋水师重要力量,堪称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中法战争时,他不顾年迈奔赴广东,稳固海防,指挥战斗,让中国在这场反侵略战争中未败。他一生廉洁奉公,不恋权位,多次辞官,还敢于弹劾权贵,文学艺术上也造诣颇高,喜爱画梅,其诗、书俱佳,1890 年离世,谥号刚直,为后世敬仰。词依《钦定词谱》苏轼体。
乐水
2025年3月27日
评析:《念奴娇·颂彭玉麟》饱含对晚清名将彭玉麟的敬仰。开篇点明彭玉麟心系家国的志向,借 “墨守寒庐”“投笔从戎”,勾勒其投身军旅的果断。“湖水操舟”等句,生动还原水师作战场景,尽显其军事才能。下阕突出彭玉麟不恋荣华、廉洁奉公的品质,以及抗击法军的功绩。全词以 “梅花千树” 收尾,既呼应彭玉麟画作,更以梅花象征其高洁品格与英雄气魄,表达后人对他的追思与赞誉 。
临沂诗词学会副会长潘正松
浅析:这首《念奴娇・颂彭玉麟》以豪迈笔调展现彭玉麟一生,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文学性。上阕从投笔从戎起,依时间线讲述创建湘军水师及关键战役,下阕先赞其廉洁,再叙抗法事迹,最后总结功绩与影响,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在用词上十分考究,“操舟”“破敌” 生动再现战场英姿,“不恋荣华” 精准勾勒廉洁形象。全词将生平事迹与敬仰之情紧密融合,结尾借彭玉麟喜爱的梅花意象,抒发对其精神品质的追思与赞美,情景交融,感染力强 ,鲜明地展现出彭玉麟的英雄形象与崇高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