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力量
--刘胜秀散文集《我们的爱情》读后
◆游雪莲

最近,忙里偷闲就只读了这一本书。而且,是“选读”。因为,我必须慢读细嚼之后才可能谈得上“品”。不怕人笑话,阅读中我还时不时摘抄喜欢的段落。我从逐句逐字地阅读中去试图走进作者的那颗'纯洁的爱情之心”。而这种阅读的表象是书中布满了勾划笔痕。
喜欢刘胜秀的文字,平实又不失底蕴。之前有断续读过她的小说,有别于社会伦理、阶层、情爱,更多是一种人性的解读。她的诗歌也是一如既往的读来琅琅上口,掩卷别致清奇。如若把《我们的爱情》一书比作精神食粮,读此书则有唇齿留香之感。
吸引人的往往是美的外表,打动人的往往是美的内心,感动人的往往是美的心灵。用真情真心书写的文字最能触及人的心灵。该书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清新自然的文风,家庭充满孝悌温馨,对爱人的依恋,对女儿的尊重……作者心中收藏家乡的风景和况味,笔下娓娓道来,读之倍感亲切,令人赏心悦目,深感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薄薄的一本集子,54篇散文,大多数是每篇千把字。但是,就是在这样的载体里浓缩了厚重的分量。有“往日时光”,有“挚爱亲情”。

《大昌枧里的往事》一文中,“瞎子摸窖窖鱼”“斗鸡”“挤爆花”玩修房子、跳绳、踢毽子、扔沙包的游戏,也和男孩子-起在院子右边的桉树下用石子在地上画太平天国”、打玻璃弹丸、扇烟凭、翻翻板儿,爬树采桑椹,玩得不亦乐乎……如司黑白片中的蒙太奇,将渐渐远去的童年少年、青年时在大昌枧里生活场景逐一再现。作者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里,在娓娓道来的叙述中,这些影像重新清晰、鲜活。尤其是“老房子被拆就像平锅制盐必然被真空制盐所替代一样,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然而,生产工艺的改进却没带来盐业工人的辉煌。”作者用大量篇幅对儿时生活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的大昌枧生活的留恋、怀想,以及怅然若失的心情都化成了浓浓的乡愁。这份浓浓的乡愁,沉淀在情感深处,愈久弥香。
文中“大昌枧真是个温暖的院子。最热闹的时候莫过于有人结婚。记得第一次在月光下吃喜糖是王三哥结婚。虽说王三哥个子不高,但他妻子却是个高挑苗条的人,比他还高半头。他们请大家吃喜糖的晚上正好有月亮、院里的人围坐在树下的儿张方桌上吃糖、嗌压子,剥花生,喝茶小声地摆著龙门降。现在回组起大家围坐在月光下喝荼吃糖的情景还有股朦胧美那面面真是美好又安论。”特别喜欢这种清谈平实的文字,素朴有真味。文字活泼清新,日常琐事如行云流水,又有种接地气的亲切。
刘胜秀在《与书相伴气自华》一文中写道“与书相亲,会让我忘了白日的繁杂。让心儿变得宁静、踏实:与书相亲,会让我变得更爱思考,让我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和渺小:与书相亲,会让我“气自华,让我成为更美的自己。”她喜爱文学,文学也滋养了她心灵。写出好作品分享给读者。

《我们的爱情》一文中几个印象深刻的片断:
“我是9岁那年冬天惠了化脓性骨精炎残疾的。当我再次走进向往的校园时,却听到了男同学在身后叫我拜拜、瘸子、扫脚免的声音,我可以不理会他们的嘴笑、但慢慢长大的我体味到了从没有男同学与我上学、故学时同行那份失落…“
她坚信:世上有一个我,必有一个他在不远的地方等养我。她相信爱情Ã旬是可以去尝试的,爱一个人或是学会被爱,也是一种积累。爱,一定不要拘泥于世俗的价值,不抗拒也不著急。等着或是寻找那个同频的人始终相信缘分。任何一份爱都需要投人,不要计较,爱是美好的来西。不美好只是因为搀杂了太多的世俗。
青梅竹马的爱情固然令人羡慕,但意外的牵手也能获得幸招美满。人世间的变爱方式有很多种,无论什么方式,幸福的爱情是培养出来的。在征得母亲的同意.并在母亲的陪同下,刘胜秀如愿以偿找到了自己的真爱,有了自己幸福温馨的小家。
她这样描述当时高考时情景“我没有报名参加那场“千不万马过独木桥’的大考不是怕落榜,面是作已7岁的父亲认为把我们三姊妹盘到高中他已尽了力,他没有再供我读大学的打算。所以,在那个喊他拿钱给我交英语听力当试费的中午,父亲对我的请求无所川心。他假乎没听见、没有立即摸钱给我,饭后服常倒床便睡了。见父亲对我高考的事如此淡漠、不上心,我很伤心”。
“舍弃高考,我心里很痛,也成了我多年挥之不去的遗憾。我非常想上大学。我想我能考上自贡师专就是成功的。我一直想当名乡村小学老师,非在业会从事写作可是,由于与父亲之间的代沟很深,平时我们根本没什么交流。他不知道,也没问过我的理想是什么,他甚至没想过残疾人要找工作和成家会比别人艰难。“
“如果父亲当时低爽城拿出钱让去报名参加听力考试,让我在高考后为家里经济着想,不去读“委"(我当时的最好成绩在班上排名12),心里估计会好受些,但父亲忽略了我的受。”“我读到这些童节时,心中莫名感到隐隐的痛,宛若刀期一峰疼痛。是啊,亲情如刀割。
《母亲的“宝贝”》一文中:“母亲走”后,每天网家那不见她熟悉的身影,再听不到任何声响。这时反倒希望打开门能听到广播或电视里彤邮当大烦人的药品广告了,那是母袭述在的将好啊……”母女情真,母女情深。天下母女心连心,该文以炽热的情感,以母杂最大的爱好便是听广播和电视为切人点,表达了作者对已去世的母亲的永恒思念。
《父母的“诗意生活”》作者不刻意布局谋篇,看似信手拈来,实质上,开合有度,收放自如。行文不蔓不枝,不疾不徐在冷静、节制的叙述背后,坦露的是作者丰盈的内心世界、波澜起伏的情感和深刻的理性思考。
譬如《再忆父豪》中,“姑父死后,姑妈把姑父的黑色呢子中山装给了父亲,这件衣服便成了后来父亲做客时的最爱。“餐巾纸用过后,仍舍不得丢掉。”一位慈祥父亲克勤克俭的形象跃然纸上。
《出门在外遇好人》小小的细节描写将素昧平生的旅客为其换下铺的软率,银行工作人员开“绿色通道”办理取款业务热心大姐帮她拎包送她上地铁,三轮师傅不收她们的服务费。这些好心人对初涉人世的作者美爱与呵护,表达得淋滴学致仿佛让狐独的夜行人看到前方的黑暗处有蒸灯,顿时暖意盈怀,力量倍增。这些好心人善举都给了她温暖前行的力量,作者乐观积极向上向善的将这份爱延续并传递:
《中秋琐忆》作者看到的不只是端午中秋、元宵这些传统节日,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笑味佳肴。感受到的却是“珍惜吧,这团圆美好的节目。珍惜吧,与父母、孩子相伴的每一个平常又未福的日子!”
《想带母亲去旅游》,读罢此文心绪难平,双目湿润,我知道自己真被文中情真意切的细节感染了。更让人深知百善孝为先,孝潮要趁早,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这个道理。
自从宝贝女儿降临人间,她对生活更有了希望。“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尤其是丈夫离开后,在《女儿的20岁生日)中写道“她爸爸不在了,我要把双倍的爱给地我也给她发了一个520元的红包,给她订了柬向日葵、玫瑰混搭鲜花…
“给她的鲜花还得送上祝摆语。写几旬什么呢?我还代表她老爸,祝福应该还能包含她爸爸的心愿。想了想,我写下几句“青春正好路很长,顺境逆境笑理它。心有暖阳不惧难,未来可期属你强。”写完,我知道他爸也会点赞的。孩子他爸虽然走了,但我觉得我和他依然在一起,我做的一切他绝不反对。我就是我们俩。我对他仍然无话不说。我所做的他能看见听见,他也知道我会去重视什么,放弃什么。他其实一直在我旁边。” 她相信丈夫从未走远。她的爱情虽然来得晚了一些,没有深得上天的眷题又早早的将他们天各一方。此时她是多么希望愿苍天变了心。可是她克制了自己的感情,她为人妻,为人母,就应该勇收,担当起家庭的责任,为女儿树立榜样、她做到了,并且做得很好。
“她想在农历生日那天返校。虽然对女儿不在这个重要日子陪我感到失落,但想想她爸爸的嘱咐“要把孩子当朋友一样平等对待”,我便同意了她按学校的规定时间返校的要求。也许女儿也需要一个人独处。就让她在奔孢的列车上静静地想念地亲爱的爸爸或与同学自由聊天吧,她高兴就行。”她尊重女儿的选择,给女儿自由成长的空间,是多么明智的母亲,宁愿自己独自泪流,也支持女儿的决定。我想在这样爱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也会用同样的多心汇报她母亲,父亲在九泉之下也会含笑欣慰。祝愿胜秀所有的辛苦都会换来幸福!"希望有一个男孩能走进你,呵护你"作为母亲疼爱女儿的心油然生起,天下每位母亲都惟愿自己的儿女早点遇到自己的幸福。

《那段静美时光》一文中写道-一家三口去近郊钓鱼,假期带着女儿去公园玩或市内的荣县大佛、尖山、花海等地放松心情,甚至参团游览长江三峡……那些外出的日子如一幅幅温馨的西珍存在心底。我真切地谈到了他们的爱情如春目繁花灿烂热烈:他们的生活如夏目清风,自在悠然:他们的未来像秋日硕果,丰盈美满:他们的家庭若冬日暖阳,温暖和睦。他和爱人在柴米油盐凿醋茶中品尝生活的甘甜,家是他们温馨的涨湾,心灵的田因。人间烟火床,最托凡人心
"送走了心爱的人,我会像爱人希望的那样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我知道他在天上看着我祝福着我。心底珍蔽着伦这样一块“沉石”,"流溪’我必须在他的相伴下奔壳向前。"生死别离,是每个人都要遭遇的痛,只是有些人来得早了些,但无论早晚都是一种痛。
喜欢文中这句话:“生活就是这样,有小美好,也有大大小小的苦与痛。最终所有人将离开所有人。就让我静静回想与爱人相伴的那些艰难又美好的日子吧,别打扰我:就让我在疼痛中思索、清醒、强吧:让我在写作中和他同在,让我在他多的目光中过好余生,并把好的作品是现给他。”他把对爱人的思念化作一颗颗饱满深情的文字流泻于笔赠,通过文字与他深切交流,向他倾诉心声,诉说心事,汇报女儿的优异成绩,哪叨生活的日常,工作中的瑛事-…
刘胜秀本人则在《我们的爱情》后记中,谈到了写作的初衷和一路走来的感悟:“我写的东西可能还比较短浅,但它们是我的'看见’和真实感受,是我的经历和思考,是我的爱与坚持……或许,你能从中体味到流年的美好与优伤,也能看到一个残疾人想过平常、美好生活而所遭遇的困道……让我们感谢所有的遇见,让我们在经历风围后,依然拥有一颗章心、平常心。”所有的遇见没有对错,所有的付出,更没有值得与否,她拥有的幸福,足够她余牛回味。这就够了。
或许不完美的一生,有遗憾的一生才是最幸擂的一生。
在《我们的爱情》一书中,作者还用真挚的笔触描写了与父亲,母亲、哥哥、爱人、女儿、同学等之间的关系。如《老爸爱喝酒》《被妈妈宠爱的目子》《三哥》《捡垃圾的同学》等搞章,感人至深,亲情如歌。正如自贡日报社著名编辑罗彬先生所说:读刘胜秀的散文,“就像听邻家小妹拉家常”。深以为然,该以她的散文集,直的好像听到了作者诉说自已对烟火人生的点点润滴的理解和盛价。正是这种直挚的情感流露,使得她的作品能够触动读者的每一根神经,直达灵魂深处。
扪心自间,我对读书的热爱,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我对半富多彩的业余生活的追求,远远大于对阅读的追求。而胜秀如此爱书、读书、写书,藏书,又是贡井区作家协会的主席,她川心用情为作协做事,无怨无悔自己的付出。虽然物质生活不算富足,但她却是精神上最富有的人,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她身残志坚的优秀品质。
作者简介:

游雪莲,四川自贡人,自贡市作家协会会员,荣县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四川农村日报》《自贡日报》《四川关爱明天》《分忧》《蜀南文学》《盐都艺术》《自贡作家》《自贡三农》《自贡社会扶贫》等报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