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培元家书》里面的137封书信大多是父亲生前写给我的,书信里面既谈及生活琐事,也谈及思想修养、勤俭朴素、杜绝陋习等,更多的是谈及读书学习。父亲给我的89封书信里面,有76封谈到了读书学习,其中入选全国100封“新时代最美家书”中的2封书信,也和我谈到了如何读书学习。
那个年代,不管我是在沔阳县仙桃镇建设街小学读书、在沔阳中学读初中和高中,还是在沔阳县长埫口区八潭公社金河大队知识青年队务农,不管是在鞍钢半连轧钢厂、湖南湘潭电机厂实习,还是在武钢热轧厂当天车工、在武钢党校学习、在武钢党委政策研究室等单位工作,父亲来信中最多的是谈及勤奋读书学习、只争朝夕,勉励我把业余时间更多地用在读书上,用在学习基础知识、学习技术和管理科学知识上,切不可碌碌无为、虚度年华。
“不管考不考大学,都要学习,钻研技术”
1976年9月份,我招工来到武钢,被分配到武钢热轧厂当天车工。由于“一米七”工程还在建设之中,一个月后,我与同伴们乘坐北上列车,到鞍钢半连轧钢厂实习。第二年,接着到湖南湘潭电机厂实习。
这一年,高考制度得以恢复,父亲给我接连写了多封书信,表达了他对恢复高考的由衷高兴,同时鼓励我参加高考。
父亲在1977年10月23日给我的书信中说:“目前大学公开招生的事在社会上震动很大,正如《人民日报》社论所说的那样,是千家万户的事。25岁以下的工人也是报考的对象,不知你思想上有没有什么打算。你想考,我支持。你目前不想考,以后考也可以。”
从这时起,我就抓紧时间,坚持一边工作、一边自学。1979年,我报考了华师的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在武汉市48中参加高考,俄语及总分过线后,又参加了口试。
最后虽未能如愿,父亲又多次写信,鼓励我自学成才。他写信说:“再次希望你要加强学习、自修,不管考不考大学,都要学习、钻研技术,千万不要浪费了大好时光。”
父亲还多次在书信中夹些他读过的报刊好文章,以激励我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自修文化课程、学习科学技术知识。
从这时起,武钢科技图书馆、青山新华书店成了我业余时间最好的去处。在厂职工夜校英语班学完了大连工学院的《基础英语》上下册;在武钢职工大学半脱产学完了《电工基础》课程,还学习了世界语、日语;在当时的湖北师范学院旁听英语课程;参加了湖北省自学考试等。我记得,参加电大英语自学结业考试,以74分的成绩获得了单科结业证。那些年,我除了三班倒,就是做好团支部书记的工作、搞好业余自学。
我所在的热轧厂是“一米七工程”的一部分,所有机器设备全都是进口的,我发现培训中许多工人不熟悉机器设备上那繁多按钮、开关的英文标识,担心误操作产生安全事故,于是我在工余时间翻译引进的天车设备操作等系统英文、日文资料,编写《天车英语小词典》,给车间职工上英语课等。1982年被授予“武钢青年标兵”称号,还推荐参加湖北省青年自学成才大会,受到省领导的接见,并当选为湖北省青年自学成才协会副理事长。
叶少雄简介
叶少雄,大学本科学历,武钢高级政工师,先后在武钢热轧厂、武钢党委政策研究室、武钢有限责任公司、武钢集团工作,曾任湖北省青年自学成才协会副理事长、武钢青研会副会长、《武钢工会工作》副主编,在各级媒体发表论文、通讯、散文百万余字,主编或编辑书籍十余本,其中《叶培元家书》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坚持志愿服务宣讲家教家风。近年来,获“武汉市最美家庭”“青山楷模”“青山区优秀共产党员”,2024年全国新时代“百姓学习之星”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