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播
文学总监:张春堂
音频总监:冷雪.安然
执行部长:张明.冷雪.孙国基
总编:玫瑰
【投稿】
题目巜母亲创作的纸大瓮 》
作者 贺志雄(内蒙鄂尔多斯市)
2019年, 母亲不幸仙世后,关于撰述怀念母亲的文章,虽然写过不少,但在我心中,母亲是一本永远写不完、读不完的书,她用一生的时光,写下了勤劳、勇敢、智慧、无私和大爱的篇章,每一页都满是生活的智慧与对儿女们的无尽关爱。
人们常说:“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这句话用在我的母亲身上,体现的再贴切不过了。确实如此,我的母亲一生不仅脑子好使,而且还长着一双特别灵巧的手。
母亲虽然大字不识一个, 但她能打会算。家里家外的活儿样样精通,说话做事,滴水不漏。闲暇之余,什么剪纸呀,绣花、捏面人、制做纸筋家具等等,样样都是唾手可得,信手拈来的拿手活儿。(曾在60年代人民公社时期,得过剪纸和手工制作一二等奖)。
更让我们儿女们永远难以忘怀的是,小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很不宽裕,可母亲总是有办法让全家人的生活过得温馨而有滋味。一年三十六十五天,每天她睡得最迟,起得最早。夜深人静的时候,她还常常守护在那盏小小的煤油灯下,为全家人缝新补烂。每天天不亮,厨房里便传来母亲忙碌的声音,准备一家人的早餐。那些简单的粗粮,在母亲手中,不知怎的就变成了香气四溢、餐桌上的美食了。
就拿玉米面粉这一种食材来说吧,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可以做出很多种好吃的来,她可以做成玉米饼、玉米画儿、玉米饺子、玉米窝窝及玉米粥、玉米凉粉等多种多样儿的玉米美食来,让我们感觉到顿顿新鲜,久吃不腻。现在回想起来,那才是家的味道,更是童年时最温暖的记忆。
像我们这些 过来人,一定还都记得吧,六七年代,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人们的生活水平是很艰苦的,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状况比比皆是。对于我们家来说,面对生活的艰辛,母亲从不抱怨,总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勤俭持家。无论哪一种食材,只要经过她的手,就可以变成若干种美食。让我们全家人吃得很开心。时主今日,我永远记着母亲对我们说得那句话:“孩子们呀,现在的社会不错,人们的生活水平比起我们小时候来,强的多得多了,只要我们永远跟着共产党走,相信往后的日子,总会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的。“
此外, 母亲的心灵手巧在邻里之间真还是出了名的。记得有一年冬天,同村一家邻居,第二天就要给大儿子娶媳妇了,晚上一看,竟然新娘的上娇绣花鞋还没有。于是,母亲一夜未睡,帮助邻居家制作了一对绣花鞋……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母亲用废纸制作纸筋家具的手艺特别高。比如:纸笸箩,纸瓮子,纸坛子,袜楦子等等,只要家中需要的存放干东西的家具,就可以用纸筋来制作。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我们家由于家大人多,又没有好的经济来源,家里买不起陶瓷家具。母亲就想办法用废纸制作的纸筋家具来来代替。于是,她就动员我们全家人都去收集废旧纸张。什么旧书纸、旧报纸、糖纸、烟盒纸等都是我们收集的对象。
所以,在我小时候,我们家里除了水瓮、油瓮和淹菜大瓮是陶瓷的外,其余放干货东西的家具,几乎都是母亲用纸筋制作的。【很惋惜,母亲生前制作下的纸筋家具,如今仅保留下了一只纸大瓮】。
【 此处插入纸大瓮图片】
你可别说,用纸筋制作的家具,里面放入任何干东西,一般是不会发霉或虫蛀的。
现在回想起来,母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智慧的一生。她老人家为我们的默默付出,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又像一棵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用她那勤劳、善良、智慧和灵巧的双手,为我们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让我们在温暖与呵护中长大成人。
如今,母亲虽然离开我们多年,但只要每每提起母亲的话题时,不知怎的,让我对母亲的那种念想之情悠然而生;倘若再要看到母亲的遗物时,更是情不自禁,悲痛难忍啊。纸筋大瓮就是最好的见证,看上去虽然被岁月摩挲得略显破旧,但上面似乎印记着老人的一生辛劳和对儿女们的殷切希望。
因此,我常常在想,,母亲留下来的这只纸大瓮,不仅是他老人家留给我们最珍贵的遗物,同时似乎给予了留下了无尽的启示:它让我们明白,生活的真谛在于珍惜日常点滴,那些被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日子,构成了生命的珍贵篇章;面对生活的挫折磨难,要始终保持乐观坚韧,就像母亲教育我们那样,在艰难岁月中,也从未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和儿女们的关爱。更是时刻提醒着我们,亲情是世间最宝贵的财富 ,一定要用心去守护,传承这份无私的大爱。
2025年3月(贺志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