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浇筑文明:湖北恒大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文/周中金/退役军人、湖北省武穴市住建局退休人员
诵/云中鹤
在武山湖畔,湖北恒大集团承建的育才高中迁建项目工地一片忙碌,却秩序井然。项目经理张伟,每日清晨都会头戴安全帽,穿梭在工地的各个角落,哪怕是一截散落的电线,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自项目获评“湖北省文明施工单位”以来,这样严谨细致的习惯,早已融入每一位建设者的日常,诠释着文明施工的深刻内涵。
静音作业,守护校园宁静
“孩子们在上课,咱们动作轻点!”塔吊指挥员老周时刻留意着对讲机音量。项目紧邻武穴职教中心,为了不打扰师生们的学习和工作,恒大团队独创“错峰施工法”。混凝土浇筑特意安排在课间进行,重型机械作业也会避开考试周,就连冲击钻都装上了消音罩。工地周边居民时常感慨,这大概是最安静的工地了,直到看到围挡上“文明施工示范点”的铜牌,才明白背后的缘由。
此外,工地安装了智能监测系统,如同一位“无声卫士”。一旦监测到噪音超标,系统便会自动调整作业区域,降低噪音影响。去年高考期间,工地的噪音甚至比鸟鸣声还低,家长们深受感动,纷纷送来锦旗,称赞“机器懂人心,无声胜有声”。
科技助力,打造文明工地
在工地的VR安全体验区,工人们通过模拟,“亲身经历”高空坠落等危险场景,从而提高安全意识。安全员李峰开发的这套系统成效显著,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工地还设置了“电子围栏”,只要有工人未系安全带靠近危险边缘,智能手环就会立即发出警报。
还有那形似“瓦力”的扬尘监测机器人,会根据PM2.5数值自主巡逻。凭借对武穴当地风向规律的了解,它能精准地进行喷淋降尘。正是这些科技手段的运用,让项目成功斩获湖北省建筑业“绿色智慧工地”的荣誉。
细节关怀,传递人文温度
材料堆放区被布置得像超市货架一样整齐,这源自“90后”施工员小林的创意。他为每类建材都贴上二维码“身份证”,扫码就能获取安装位置和工艺标准等信息。工地的农民工夜校课程安排得十分贴心,不仅有钢筋绑扎技巧等专业培训,还有民法典讲座,周末还专门开设留守儿童视频连线专场。
工地食堂同样充满温情。厨师老赵会根据各地工友的口味,准备丰富多样的家乡菜,让大家在异乡也能品尝到熟悉的味道,感受到家的温暖。老赵擦拭着“文明食堂”的奖牌,笑着说:“让大家吃饱吃好,干活才有劲。”
文明传承,书写责任担当
竣工前夕,恒大集团将施工日志捐赠给学校。日志里记录着许多暖心细节:为保护迁徙的白鹭,暂停桩基施工;女工班组用废旧钢筋焊出“奋进”雕塑等。这些珍贵的记录,将和新校舍一起,成为学校育人的生动素材。
当省住建厅领导将文明施工奖牌交到张伟手中时,他望着教室窗边好奇张望的学生们,感慨道:“比起奖牌,孩子们的安全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才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此时,朝阳洒在新校舍的屋顶上,仿佛为“湖北建造”增添了一抹温暖的光辉。
作为长期关注建筑行业的一员,我见证了湖北恒大集团在育才高中迁建项目中,对文明施工的执着追求。他们不仅打造了优质的建筑工程,更在施工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为行业树立了榜样 。
(作者:周中金,退役军人、湖北省武穴市住建局退休人员 )
主播:云中鹤,男,1956年生,大连市人。1977年应征入伍,在海军部队历任排长、连长、军务参谋。团职军官转业至地方后,先后从事过政法、纪检监察、宣传等项工作。热爱体育运动和文学艺术,是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