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是今生的缘
作者 周艳珍
主播 一 萍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
蓦然回首,年逾古稀。
1995年暑假,云南教育报社个旧小记者站成立,我有幸担任云锡二小(金湖小学)的带队指导老师,认识了个旧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小记者站的站长王竹英老师。每年的寒暑假,小记者站都会精心组织采风活动,身材微胖剪着短发,衣着朴素脚踏实地的站长王大姐,总是昂首挺胸高举着站旗走在最前面。
我们一起带着学生到乡镇、到农村、到工厂、到部队、到学校、到街道。采访写稿的过程,与其说是指导学生,不如说是教学相长。学生的习作在省级刊物:《蜜蜂报》《小学生月刊》《民族少年》等报刊上陆续发表。为人之师指导他们“下水作文”,也提高了写作能力,我忒有成就感乐此不疲。
就这样我和王竹英老师有缘在小记者站从相识到相知,30年的交往沉淀了心有灵犀的默契。
2003年,按相关政策规定,有30年工龄可以提前退休。但是我犹豫不决,退休金能享受正常的待遇吗?我立即给王老师打电话咨询,半小时后便收到了答复:“30年工龄可以享受百分之九十五的退休金,独生子女再加百分之五,即可以享受全额退休金。”服了定心丸,我递交了退休申请如愿以偿。
2005年,王老师退休后,担任老教师协会的理事长,兼任老教师艺术团的团长。2008年在老大姐的鼓励下,我手持话筒又站在舞台上,开始了长达6年的“客串”主持人的磨砺。无论是春节团拜会、劳动节、教师节演出,还是建党节、下乡镇、联谊活动汇演,每次演出前王团长总是提前把节目单送给我,并安排彩排时间陪我一个节目一个节目的和演职人员“现场交流”。我把台词写好交给团长,她便戴着老花眼镜一丝不苟地审查把关,然后提出修改意见拍板定稿。
离开了理事长、艺术团团长的岗位,王老师更忙了,转岗担任协会办公室主任,艺术团顾问。收集资料建档立案,不辞辛苦严谨负责。老教师协会成立40年来,每年的大事记均记录存档,只要打开一个一个的档案柜,翻开一册一册图文并茂的文案,便可阅览查询相关的资料。2024年暑假回协会办公室翻阅档案,我惊喜地看到,我十几年前担任主持人的剧照,还有演出时的串联词,竟然收藏在档案专柜里,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更令我钦佩的是王老师的家庭档案做得内容丰赡,新颖别致。我有幸饱览受教,受益匪浅。五份入党申请书底稿字迹清晰留下铮铮誓言,一部为王氏家族撰写的家谱史料详实历历在目,游历壮美山河一桢桢照片记录青春风采,一本精装同学纪念册情深意切言之凿凿,一篇篇诗文展现笔耕不辍的信仰追求;更令我惊诧的是王老师收藏了特殊年代里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各种各样的证件:结婚证、独子证、护照、聘书、党费证、会员证、代表证、公务员证、自行车证、房产证等。
2025年,干部离退休制度建立43周年,个旧老教师协会成立40年,我和王老师退休后受益20余年。王竹英老师不愧是协会的好领导、“活字典”,退休老师的“知心大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为管理好协会这个大家不遗余力任劳任怨。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我和王老师,相识相知30年,我们今生有缘。
~~~ ~~~ ~~~ ~~~
作者 周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