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能忘记历史
(二十)
念奴娇·颂左宝贵
晚清云暗,自边尘难落,列强侵袭。久卫国门心似铁,勇略满腔难抑。平壤硝烟,征袍染血。敌寇丢魂魄。山河为证,将军忠烈如刻。
少岁效力军营,志怀高远,义胆昭青册。甲午风云倾大厦,独守危城坚壁。炮震苍穹,身捐热土,浩气千秋立。英名长在,世间同仰功绩。
注:左宝贵(1837~1894),字冠廷,回族,今山东平邑县人,清末著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是甲午战争中清军高级将领血战沙场,壮烈殉国的第一人。1856年,左宝贵投效江南军营,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1865年从僧格林沁镇压捻军,升副将。后长期驻奉天,1875年晋记名提督。1889年授广东高州镇总兵,仍留奉天。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率所部六营自辽东渡鸭绿江进援朝鲜,防守平壤城北玄武门。9月日军来犯,平壤诸军统帅叶志超见形势危急,竟主张弃城逃跑,当时诸将依违参半。9月15日左宝贵在平壤牡丹台对日作战中,壮烈牺牲,忠骸留在了朝鲜。清廷追赐其太子少保衔,谥号忠壮。词依《钦定词谱》苏轼体。
乐水
2025年3月29日
评析:这首《念奴娇·颂左宝贵》,以慷慨激昂之笔,勾勒出晚清将领左宝贵的英雄形象。上阕描绘平壤之战,“战袍染血”“敌寇惊魂魄”等词句,生动展现其浴血杀敌的无畏。下阕回溯其少年从戎经历,面对甲午危局“独守危城坚壁”,尽显忠勇。全词情感炽热,高度颂扬左宝贵“身捐热土”的不朽功绩,激发人们对先烈的追思与敬仰 ,富有感染力。
临沂诗词学会副会长潘正松
浅析;《念奴娇・颂左宝贵》紧扣历史,为英雄左宝贵谱写了一曲赞歌。开篇描绘晚清遭受侵略的紧张局势,将左宝贵爱国形象带入视野,上阕 “平壤硝烟,战袍染血”,勾勒出他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画面;下阕追述生平,展现其从少年从戎到在甲午战争中捐躯的历程,层次分明。在艺术表现上,作者巧用 “边尘纷扰”“炮震苍穹” 等意象,营造出战争的紧张氛围。同时,简洁有力的语言,像 “国心似铁”“浩气千秋立”,饱含对英雄的赞美。该词是一篇歌颂英烈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