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赵志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曾任湘潭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市委副秘书长、二级巡视员。
四月里的节日
赵志超
上巳节
(农历三月初三)
云开雨歇日生光,花草纷披竹树苍。
元巳秋千飏曲水,暮春祓禊续流觞。
湖中荡桨笙歌逐,堤畔飞鸢车马香。
黍麦藤蒿芃绿野,良辰雅兴擅词章。
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巳”,即上巳节,别名三月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民族节日。古时候,以“天干地支”纪日,三月下旬的第一个巳日,此谓“上巳”。《论语》“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即为上巳习俗。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故又有三巳、元巳之称。秦汉时期,每年三月上旬巳日(称上巳日),人们要到水边祭拜,举行招魂禳灾仪式。魏晋以后,改上巳为三月三。
寒食节
(公历4月4日)

节近清明春未阑,百花竞放鸟啼欢。
晴光淡荡轻烟冷,野色空濛细雨寒。
折柳思乡情切切,纫兰怀旧意姗姗。
绵山故事堪追远,向死而生表寸丹。
寒食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一般为农历三月初四,公历为4月4日(个别情况有4月3日为寒食的)。古人谓冬至后一百零五日为大寒食,俗曰“寒节”。忆昔荥阳先生《岁时杂记》记载:“两浙民俗,以养火蚕,故于此日禁火。”今俗以青团、熟藕,皆可冷食,犹循遗风,故曰寒食。
清明节
(公历4月5日)
梨花谢后是清明,碧野青郊遍落英。
酹酒礼牲馨俎豆,炷香燃烛映幡旌。
术承祖武行将远,业绍儒风事竟成。
祭扫不辞荒冢路,子孙贤肖意峥嵘。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为农历三月,阳历为4月5日。特殊年份(如2024年)为4月4日。清明节兼顾当然与历史人文两大内函,既是节气,又是重大春祭日。
慎终追远,祭扫祖墓,拜祭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中华文化几千年延续至今的优良作风。因此,民间特别重视清明节。
世界读书日
(公历4月23日)
清风吹牖惜良辰,晨起闻香可养神。
他日欲成调鼎手,今朝欣作读书人。
萧斋翰墨时方醉,邺架缣缃每自珍。
暑往寒来增腹笥,青灯黄卷伴终身。
世界读书日,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每年这一天,世界100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
选自赵志超新著《中华民俗皕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