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裴宜广 朗诵:谢东升
音乐合成:杨建松

北京时间晚上九点
还像当年出证时的仪式
还是那个定格永恒的时段
不同的是
那晚我们喝罢壮行酒
把碗一摔扭头就消失在茂密的森林
而今天
我却用颤巍巍的双手把你们祭奠

兄弟们
我又看望你们来了
酒杯已斟满
香烟已点燃
清明的悲情
早已淹没了陵园
千万朵木棉花
也早已红透了思念
恍惚中看见
一座座墓碑微笑着向我走来
每一块都是伤痕累累血迹斑斑
是谁轻轻地叫了我一声:兄弟!
这一声
立马把我拉回与你们一起杀敌出征的那个夜晚……
忘不了那杯浓烈的酒
忘不了那支呛了喉咙的烟
可就在那个夜晚之后啊
你们却永远消失在那
枪林弹雨、炮火硝烟
然后化成一座座丰碑
列队在南国边关

四十多年了
我的眼前永远闪现着的
是你们轰然倒下后那渐渐暗淡的充满眷恋与不舍的目光
是你们被泥土、硝烟、汗水、
血污涂抹的青涩脸
我的耳边回响的
是你们拜托我每年给你们扫墓
和把父母双亲托付给我的临终遗言
从此以后啊
你们化作了墓碑和野花
化作了遥望家乡和白发爹娘的泪眼
化作了我的四十多场清明细雨
化作了四十多年的车票、白酒、香烟、泪水、鲜花和呼唤
化作了每年过年时给你们爹娘的磕头祝福
化作了你们爹娘梦中的好儿郎
化作了你们爹娘去世时飘飞的漫天纸钱
更化作猫耳洞、战壕、界碑和冲锋号
与你们一起永远镇守在南国边关

我知道你们都不想死
都想活的风光无限
你们最想听到牧笛和山歌
最想看到彩虹与饮烟
可你们懂得
好男儿就是属于炮火与硝烟
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
那怕马革裹尸还
可我的兄弟们
你们知道吗?
四十多年了
每当闭上眼睛
仿佛我们还在一起杀敌
在炮火中冲锋向前……

兄弟们
再来一杯酒
再上一颗烟
我听到你们一遍遍告诉人们
说自己不是什么英雄
你们只是儿子和兄弟
我听到你们一次次轻轻地歌唱
说真的没有什么大无畏
只有养育了七情六欲的柴米油盐
你们说
真正挺起你们胸膛的
是那声冲锋号
将你们的一腔热血
染红了万朵木棉……

再敬一杯酒
再点一支烟
弟兄们
来世咱们还做兄弟吧
都要谈一场恋爱
都得养一群儿女
闲话桑麻、含饴弄孙、把酒言欢
兄弟们
今年咱们都不小了
今儿个我还给你们带来了刮胡子刀
别忘了每天刮刮胡子
上年纪了
胡子拉碴不好看……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
你们化作了南国的朵朵木棉
可是我
可是我只会肤浅地
用冰冷的文字
苍白的诗篇
诉说着我心中的那份深深的思念……

晨曦微露
云雾漫天
兄弟们
天快亮了
不觉得又和你们絮叨了整整一晚
心中纵有千言万语
却怎么也说不出
说不出那声
明年再见

作者:裴宜广,男,1955年出生,现居河南省开封市。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退休职工。开封市诗歌朗诵协会会员。大专学历。当过二年知青,当过五年兵,经过三年商,在企业工作三十一年。酷爱文学艺术体育活动,酷爱写作与朗诵活动。
朗诵:谢东升,播音指导。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朗诵播音专家团专家,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副会长,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长,中国电视主持人三十年风云人物奖、金话筒百优奖得主。

编辑:杨建松,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湖北省朗协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副团长兼艺术总监;湖北省第三届荆楚朗诵之星。《都市头条》铁马豪歌平台创始人,四年阅读量已逾一亿九千多万。

请扫描关注《都市头条》
欢迎关注 感谢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