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之声/
诗意笔触下的秋之哲思
一一作家芷兰散文诗《秋风》赏析
文/闫吉文
“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剪刀,剪出的是柳叶,也剪出了我对河南作家芷兰散文诗《秋风》的悟评。春天不悟春风,却对秋风独钟。只缘,芷兰散文诗《秋风》,以灵动的笔触、深邃的意境,描绘出了一幅兼具自然之美与人生哲思的秋日图景。作者凭借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将秋风这一常见的自然现象,转化为承载情感与思考的独特意象,从多个维度引发读者对自然、生命和人生的深入思索。
一、诗意开篇,奠定唯美基调。
开篇“携一抹素馨随灵魂与时光俱进,云水禅心,丝丝清凉,盈然四溢”。作者运用独特的拟人手法,赋予秋风以灵动的姿态,它仿若一位怀揣素馨的行者,伴随灵魂穿梭于时光的长河之中,“云水禅心”一词营造出空灵、静谧的氛围,为全文奠定了超然、宁静的基调。“丝丝清凉,盈然四溢”,从触觉和视觉层面描绘秋风带来的感受,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秋风的轻柔与凉爽,迅速沉浸在作者营造的诗意氛围之中。
二、文化溯源,赋予秋风底蕴。
“一场风,从古典意象中漂泊而来,从民间传说中徒步而来”,作者从文化的维度追溯秋风的渊源,使其超越了单纯的自然现象,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秋风常常与思乡、落寞等情感联系在一起,从“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到“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秋风成为了诗人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而民间传说中,秋风或许也蕴含着独特的寓意和故事,作者将秋风与这些文化元素相融合,使其更具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魅力。
三、描绘秋景,尽显自然之美。
“一场秋风,一半是金黄,一半是苍凉,在晨曦明媚中禅意,在黄昏晚霞中沉醉”,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秋风中自然景色的多元性。金黄代表着丰收与成熟,苍凉则暗示着生命的凋零与消逝,二者相互交织,构成了秋天独特的美感。晨曦中的秋风,仿佛蕴含着深刻的禅意,让人在清新的氛围中领悟生命的真谛;黄昏晚霞中的秋风,则使人沉醉于那一抹绚烂的色彩之中,感受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秋日画卷徐徐展开,温婉流芳,不思红尘,安然于情”,作者将秋天比作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形象地描绘出秋天的柔美与诗意。在这幅画卷中,作者忘却了尘世的纷扰,沉浸在秋天带来的情感之中,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万物合唱,秋色渐浓,不思惆怅,不染秋凉,其心独醉”,通过“万物合唱”描绘
出秋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尽管秋色渐浓,周围环境逐渐变得清冷,但作者却能保持内心的愉悦,不为惆怅和秋凉所影响,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感悟缘分,思索生命真谛。
“秋风,是一场约定,如期而遇,就是缘分”,作者将秋风的到来视为一场与自己的约定,这种对缘分的感悟,使秋风这一自然现象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情感内涵。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与各种事物不期而遇,这些相遇或许并非偶然,而是一种缘分的安排。作者通过对秋风的感悟,引导读者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秋风,独来独往,徘徊在天地之中,扫却沉积在心灵的阴霾与尘埃,呈现灵魂一般纯净的蓝,夫复何求?”作者借秋风独来独往的特性,表达了对内心纯净的追求。秋风如同一位心灵的清洁工,扫去人们心灵深处的阴霾与尘埃,让灵魂呈现出纯净的蓝色
。这种对纯净灵魂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追求内心宁静与超脱的精
神境界。
五、触景生情,领悟人生哲理。
“远跳,望一帘秋色,秋无言,唯心源淡然”,作者通过远跳秋景,感受到秋天的沉默与深邃,进而引发内心的淡然。在这一过程中,作者实现了与自然的心灵对话,领悟到内心的平静与淡然才是面对生活的正确态度。
“远处,还是那座青山;天上,还是那片晚霞。弯弯的,还是这一段山谷;呼呼的
,还是这一场秋风。”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出周围环境的一成不变,尽管时
间在流逝,但青山、晚霞、山谷和秋风依旧如故。这种对比,让作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
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从而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不要害怕失去,失去的总是要失去。不要祈求获得,获得的,是你应得的报答。”
这是作者在对秋风的感悟中得出的人生哲理。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为失去而痛苦,为获得而焦虑,然而作者却以一种豁达的心态看待得失。失去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坦然面对;而获得则是我们努力的回报,不必过分祈求。这种对得失的深刻理解,体现了作者成熟的人生智慧和豁达的胸怀。
六、艺术手法多样,增强作品感染力。
在语言表达上,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等,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同时,作者善于运用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携”“漂泊”“沉醉”等,准确地描绘出秋风的姿态和情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在结构上,文章层次分明,从开篇对秋风的诗意描绘,到对秋景的细致刻画,再到对缘分、生命和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逐步递进,逻辑严谨。每一部分之间过渡自然,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跟随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总之,《秋风》是一篇兼具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的佳作。作者通过对秋风的描绘与感悟,将自然之美、文化底蕴、人生哲理融为一体,引导读者在欣赏秋天美景的同时,反思生命的意义,领悟人生的真谛,为读者带来一场丰富而深刻的精神盛宴。
作者简介:闫吉文,山东人,著名诗人,作家,媒体人。酷爱阅读与文学写作。所写诗歌中学时代即在刊物上发表,所写散文被入选当地中学生范文集。其几十年深耕文坛,在诗歌、散文创作、诗歌评论上深耕不辍,斩获多项荣誉称号。有作品获中国国际文化文化节“”孔子文学奖“”,被授予“”中华当作大杰出作家、”“中国年度十大诗人”等荣誉称号。
附/
秋声
文/芷兰
一年四季中,唯独秋有声。
秋风飒飒,秋雨潇潇,秋叶飘零,秋虫即哝。秋天,最有画意诗情。
在秋天,一个轮回即将终结,一幕歌剧临近尾声,一场爱情走进婚姻,一坛老酒,变
的醇厚香浓。
山间。河畔。农家。
鸡犬之声相闻,炊烟淡淡,淡淡地淡入西天的晚霞。
今夜有风,风极清,吹得月极白。旅人暮宿,山翁相邀,三杯两杯薄酒,也能相谈甚
欢,把酒话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