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个爱酒的人。
逢年过节,家中来客,或劳作辛苦,父亲都要喝几口。
在故乡农村,喝的是自家酿制的米酒。这种酒度子不高,很好下喉,又补身体,但喝多了,后劲十足。
父亲曾是国家干部,三年困难时期,每月几元钱工资,无法养活一家子,故而辞职回乡。见过一些世面,也有很多朋友,喝酒则在我们当地很有点名气的。
不知父亲的酒量到底有多大,兴致高时,同朋友们大碗大碗地喝,很少见父亲醉过。但有也例外,那是在喝高度酒湘泉酒的时候。
我大学毕业后,主动要求到湘西工作。湘西是有名的醉乡,出好酒的地方。所产的湘泉酒以及后来的酒鬼酒声名鹊起,闻名中外。
我到湘西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当时湘泉酒才开发出来不久,酒香浓郁、醇厚,香型独特。市场上俏得很,抢不到手。想到父亲爱酒,我回老家探亲时,特意找关系给父亲带了几瓶“瓦罐”优级湘泉。一路风尘,提回老家,也许是兴奋过头,从袋子里取出来时,不小心竟跌破了一瓶。顿时,一股浓香扑鼻而起,弥漫了整个房子,父亲闻到,连叫,“好酒!好酒!可惜呀,可惜!”
晚餐时,我给父亲开了一瓶,又给父亲准备一个大杯,自己备了一个小杯,陪父亲喝。父亲特别兴奋,一边喝,一边赞叹不已。我是不太喝酒的,每口抿一点点。趁机给父亲讲湘泉酒的来历,讲三眼泉、黄永玉和湘泉包装。不知不觉,父子俩喝干了一瓶。父亲还有点意犹未尽。母亲出面阻止,才没开第二瓶。没想到,这酒香浓劲足,父亲竟有点飘飘然了,话也多起来。我把他扶到床上休息,他还抓住我的手不放,一个劲地喊好酒,并说下次一定要去厂里看看。
过了几年,父母到湘西来探亲,住了一个多星期。我提出陪他们到张家界去看看,父亲说,山里人出门就看山,跑这么远去看什么?陪我到湘泉酒厂去看看吧。我便要了朋友的吉普车,陪父亲到湘泉酒厂去。
那时湘泉酒厂只占振武营的一角,没有现在这么大规模。车到五里牌,远远就闻到一股酒香,父亲顿时兴奋起来。下了车,我陪父亲看龙、凤、兽三眼泉,看生产车间,然后又看包装车间,恰好遇上了王锡炳厂长。因工作频繁接触,王厂长与我成了朋友,称兄道弟的。我把父亲介绍给他,王厂长很客气,执意要请父亲喝酒。中午就在厂区食堂里请客,王厂长派人取来一壶上等的基酒。这酒没经勾兑的,味道特浓特醇,喝起来感觉特爽。王厂长本身就是喝酒的人,遇上我爱酒的父亲,真是酒逢知已。虽然父亲一口方音,交流起来有点困难,但他们喝得特别投机,你来我往,十分尽兴。那时瓦罐湘泉很俏,市场上很难买到。父亲走时,王厂长特意批了一件,吩咐我到仓库付款提货。父亲再三拉住王厂长的手,表示感谢。
父母探完亲返家时,考虑到老人家年岁大了,我只让他们带了几瓶,说剩下的下次有车时再带回去。后来听母亲说,父亲一上汽车就忍不住开了一瓶,也不用什么下酒菜,就那么一口口喝起来,弄得满车箱的酒香,同车的有几个爱酒的君子闻到,垂涎欲滴,直夸酒好。父亲见状,把酒瓶递过去,让他们也轮着喝了几口。同时,兴致勃勃地讲起儿子在吉首工作,同厂长是好朋友,这酒是厂长批出来的等等,说得一车的人羡慕不已……
大概是1998年,当时我搬了新房,女儿也上学了。父亲就想过来看看。恰好村里有个开卡车的司机有一车货到怀化,父亲就搭他的车过来。到怀化车站买了到吉首的火车票,是半夜一点的。还有几个小时,父亲就请卡车司机喝酒,点了几样菜,要了一瓶玻璃瓶湘泉。司机不太喝酒,父亲差不多把一瓶酒喝完了,随后跌跌撞撞地上了火车。没想到,上车后酒力发作,父亲在车箱里睡着了。火车到吉首时,乘务员也没有喊,父亲糊里糊涂的坐过了站。到了古丈罗依溪站,一觉醒来,酒已经醒了一半,急得直跺脚。这边,我在吉首站等了一个多小时,哪见父亲的影子?当时通讯又不方便,无法同父亲联系,只是干着急。
父亲下得车来,摸摸口袋,剩下不多的钱也不知何时被小偷摸走了,惊得酒全醒了。深更半夜的,旅店是住不成了,当时铁路旁边放着几根大水泥管,父亲将就着在水泥管洞里坐了半夜。天亮时,一阵冷风把父亲吹醒,不觉得打起寒颤。此时父亲饥寒交迫,就走到一家早餐店,要老板下一碗面。老板忙碌一会,就把热腾腾的面端上来。父亲一看,觉得身子有点凉,酒瘾又上来了,就喊老板拿酒来。老板是很少见过大清早吃面喝酒的,就随便打来了散装的包谷烧。父亲一喝,不对味,要老板取一瓶湘泉酒来,当着面就喝起来。酒足饭饱后,父亲才跟老板说,钱被扒走了,叫我儿子来结帐,接着在一张纸上签了个名字,又写上我的姓名和单位地址。老板看我父亲实在不像骗子模样,就答应了,指点着让父亲去候车。父亲就到车站等车,刚好开来一辆运货的列车,父亲跟着一些人爬了上去。货车到湘泉站就停了车,父亲又转乘微型车,到了吉首一中桥头下车。下车后,给司机讲明情况,司机看父亲年岁大,也没有为难他。
大约上午十点多,我家的门被敲得当当作响,我一开门,看到父亲,又惊又喜。父亲开口要我先取五元钱付摩托车费,说车在外面等着。我赶忙取钱,父亲接过钱就走了出去,一会付了钱回来,讲到酒醉后的经历,感慨万千,真令人啼笑皆非。
当时父亲已六十五岁,头发花白,加上身材高大,一身风尘,沿途遇到尽是好心人,所以没有吃什么亏。后来我问父亲,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是如何有胆气吃饭坐车的?父亲说,这叫天无绝人之路,全凭酒胆。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凭的是酒,武松景阳岗打虎也靠的是酒。酒真是个好东西,喝酒的人有酒就有胆量,有酒就有希望。
后来,我委托古丈工作的老乡好友李明祥到罗依溪车站餐馆去送钱,老板也是个老人,说还没有见过这么爱酒的老人,直夸父亲豪爽。
喝湘泉酒多了,父亲有时跟我唠叨,说现在的酒没有以前的香味浓,也没有以前的好喝了,要我给厂长带信,千万要注意质量。我开玩笑说,是您口味高了吧。父亲竟认真起来,争辩着说,我喝酒的人还不知道,还能讲假话?我无言以对。
喝酒是没有遗传的,我喝酒就远远赶不上父亲。没想到爱酒的父亲因为酒有了这么一些奇遇,能讲出这么一番“酒”话来,惊奇之余,感慨良多。
酒真有这么大作用?只能就教于喝酒的朋友了。所以这里把它如实纪录下来,也让爱酒的朋友们来品味品味。
作者简介:范诚,原湖南电视台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