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饰清末外交官
横店第一漂:“老戏骨”崔立明的光影人生
李伟华
在横店的片场,有这样一位演员,他不需要浓墨重彩的妆容,仅凭一个眼神、一句台词,就能让观众瞬间入戏。他就是崔立明——一位用角色书写人生的“横漂”老戏骨。从神医胡瞎子到李正元,从牢头狱霸到兵部尚书,他用四十余年的演艺生涯,参演了二百多部影视剧,诠释了何为“一人千面”。
爱玩儿
去年12月29日,我到横店参与“画卷中国 诗画华服一一2025年《全球华服网》第八届冠礼台华服文化季的启动仪式”。

左起:崔立明、温海波、刘联旗、王静、李伟华、孟潞、王伯昭
在明星酒店,王静女士把我和崔立明先生等人进行了对接。崔立明先生便邀请我们到他的古董店交流。
古董店离明清宫很近。从小爱看电影,也考过《影视学》,从事书画艺术的我,不仅对名演员很有兴致,对古董也是兴致勃勃。
崔先生向我们作了介绍。“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北京人有一个特性,就是‘爱玩儿’,花鸟虫鱼,文玩古董……虽然我做过很多工作,但我一直在坚持的就是收藏古玩。”崔立明说。
从小对文玩古董的喜爱,让崔立明积攒了不少艺术品,无论从事何种工作,他总会花时间来积攒他的艺术品“队伍”。他的店里摆放着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古玩艺术品。瓷器方面唐三彩、唐青花,宋代汝、钧、官、哥、定、龙泉、越窑瓷等,元明青瓷器、木雕、竹根雕藏品也有几件……

《鸡毛飞上天》饰柱子叔
在崔立明的古董店里,挂着两张照片。《鸡毛飞上天》中主演柱子叔,与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先生的合影。可见崔立明先生对“东方好莱坞”的热爱。
一粒饭一媳妇
晚上,横店集团宴请“画卷中国 诗画华服”活动筹备人员。崔先生开车,我坐在后座,大家也一路聊着。不一会,停下车,我以为到酒店了。崔先生对我说,前面三轮车有纸箱掉路上了。应该是快递,快递小哥跑进前面一个店里去了,你下车到那个店里找他,去提醒一下。我赶忙去找到快递小哥,果然如此。我感到了崔先生的细心和爱心……
《二毛驴传奇》饰二毛驴岳丈
晚宴挺丰盛。而筹备组的成员,比预计的人数少了些,饭菜也就会有不少浪费。讲到了节俭,崔先生聊到了当年媒人给他介绍对象。当天吃饭时,他习惯地捡起自己掉在桌上的饭粒吃下。这个动作被姑娘看到了。姑娘说,捡起饭粒的那一刻,我就决定要嫁给他了。一颗饭就捡了一个媳妇。这真是一个美谈。

《喋血孤岛》饰老年丁力
12月31日下午,2025年《全球华服网》第八届冠礼台华服文化季的启动仪式,在影视城国贸会堂隆重举行。崔立明先生热心地为这次活动助力。还开车带我买墨,从家里取来宣纸。我在现场题写了“画卷中国,诗画华服”活动主题。
这几件事,让我短时间与崔先生有了很强的共鸣共情,我也渐渐对崔先生有了深入的了解。
《墨客行》饰弘行大师
初入影事:从样板戏到横漂岁月
崔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从上小学开始就赶上了“文革”。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和红歌(革命歌曲)扑面而来、不绝于耳。耳濡目染学会了唱红歌、京剧样板戏,
九岁十岁就开始登台表演唱、说对口词、演唱样板戏、朗诵、小合唱……中学时期就进入了校宣传队,每年上台表演大合唱、歌舞、朗诵、京剧清唱。直到参加工作,在单位仍是负责每年的红五月合唱比赛,同时在北京市工人文化宫话剧队学习、排练话剧……其间参与了几部大电影的拍摄。继而才有了后来的专业从事电影、电视剧表演,二十余年间主演主配了二百余部大、小电影电视剧……
《国宝奇旅》饰京城大收藏家郭葆昌
2002年,崔先生得知“横店”一天有30多部戏同时在拍。刚刚进入影视圈的崔老师急切地上网查询,视频中看到了横店美丽的景区和徐文荣老爷子。回家他就收拾行李准备出发。妻子看着他兴奋的样子,不忍扫他的兴,同意了他去横店的行程。可是,当崔先生拉着行李箱跨出院门的那一刻,妻子湿润的眼中充满无奈和不舍。崔老师只得放下行李箱,鬼使神差般地奔向爱妻。

《流泪的新娘》饰神医
此次横店虽然未能成行,但横店成了崔老师内心深处的思念。他抓住一切机会了解横店、倾听横店。
《大决战》饰西柏坡农民
2005年6月,崔先生接到了电视剧《徽娘·宛心》制片人的邀请,在剧中饰演女一号李冰冰的爹。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徽娘·宛心》的拍摄地在横店。崔老师跟着剧组顺理成章地来到了他魂牵梦萦的横店。
《海棠依旧》饰天安门负责人
秀丽的山水,纯朴的民风,精美的景区。崔先生深情地感叹:此地就是世外桃源!在拍摄《徽娘·宛心》时,作为病塌上的“爹”见到久未见面、日夜惦念的女儿时,按剧本要求,“爹”挣扎起身扑向女儿时,悲喜交集的神态把“女儿”李冰冰吓了一跳。崔老师从此在横店扎下了根,一演就是20年。用崔老师自己的话说:“鸡毛终于飞上了天!”
《东方》饰康生
饰演伟人的唐国强老师,为人极好。并在合作中已经认可了崔老师的演技。于是在电视剧《东方》中,极力向剧组推荐崔老师出演康生这一特型人物。
与人称“李大腕”的李成儒十余年合作了五部戏,有幸一直得到他的褒奖。他来横店导戏,年三十到家来一起包饺子、过大年。崔老师永远记得“李大腕”对他说的一句话:演员不是来说台词的,是要在“规定情境内生活”的……

《花谢花飞花满天》饰御医
然而,真正让他实践这句话的,是主演电视连续剧《天涯赤子心》中裁缝杨师傅。二十集戏份中,每一场戏都要有五至七种心理、情感上的转折变化。本着“戏比天大"的敬业精神,他一丝不苟的走入角色内心,忍受着人物性格的怪异,一个多月出色的演绎完成了自已满意的角色,得到了大导演和剧组主创人员的频频称赞!这一角色不仅让观众记住了他,也让业界看到了这位影视演员的专业实力。
从此,崔立明便与横店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毅然决然地举家留在横店,成为了“横店第一漂”。二十年来,他在这里塑造了二百多个角色,从乞丐到宰相,从武林掌门到文人御医,每一个角色都被他赋予了独特的灵魂。
戏骨之路:千面人生的塑造者
崔立明的戏路之广,在影视圈中堪称传奇。他既能演绎市井小民的烟火气,也能诠释庙堂高官的威严;既能化身江湖侠士的快意恩仇,也能演绎平凡父亲的深沉爱意。这种“一人千面”的能力,源于他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厚的表演功底。
崔先生觉得童年时期的革命现代京剧的学习和演唱,确实对于后期的影视表演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比如影视台词的情感、爆发力、丹田气的合理运用,加之舞台上的表演经验,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对任何角色都无所畏惧。无论是刀马旦、公公、太监,还是宰相、忠臣乃至御医、郎中、乞丐甚至老太婆……都可以信手拈来、演得维妙维肖。
几十年的北京胡同生活,让他从小就看到了普通百姓小人物的真实生活,平时也格外留意观察各种身份人物的言谈举止性格特征,这对于演员职业是大有裨益的!所以才能形象地塑造出一个个同职业却不同性格特征的角色。
崔立明的表演,最动人之处便在于他对细节的把控。他深信″戏比天大"、“艺无止境”,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都要经过精心打磨,要对得起编剧、导演、观众!
在《清平乐》中,他饰演北宋名臣张知白。为了准确还原历史人物形象,他查阅了大量史料,反复揣摩角色的心理和情感。最终,他凭借细腻的演技,将这位贤臣的睿智与忠诚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朝堂辩论的戏份中,他的台词铿锵有力,眼神坚定如炬,仿佛从历史长河中走来的古人。
《司藤》饰宗派掌门李正元
在《司藤》的拍摄现场,为了演绎李正元发现秘密时的震惊与恐惧,他反复揣摩角色的心理变化,甚至对着镜子练习眼神的微颤。这种对表演的极致追求,让他的每一个角色都充满了生命力。
《琅琊榜》饰季师爷
除了这些角色外,崔立明还塑造了许多经典形象。在《琅琊榜》中,他是老辣深沉的季师爷;在《长安侠影》系列中,他是医术高超的药王;在《鸡毛飞上天》中,他是朴实中带些狡诘的柱子叔……每一个角色都被他演绎得栩栩如生,成为了观众心中的经典。
横漂传奇:戏骨背后的坚守与选择
在横店,崔立明是出了名的“挑剔”。他一年推掉的戏,比接下的还要多。这种“挑剔”,并非因为他耍大牌,而是因为他对作品有着严格的标准。他拒绝出演粗制滥造的作品,更不愿意重复自己。
至于谈到老戏骨的坚守,他认为专业的演员,还是要讲职业操守,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和职业道德。看不入眼的就不看,不屑于演的就不演,不该接的广告就坚决不接。起码要对得起老戏骨的骨气!不能为了那点蝇头小利就毁了自己的半世英名……“演员要爱惜自己的羽毛!”崔立明如是说。正是这种对艺术的敬畏之心,让他在每一部作品中都能保持新鲜感,也让他的每一次出场都备受期待,也让他的每一个角色都被观众记住、被专业人士称赞。然而,崔立明的“挑剔”并没有影响他在横店的人气。相反,他凭借精湛的演技和敬业的态度,赢得了导演和制片人的青睐。
《女人花》饰落迫公子赵松阳
除了表演外,崔立明还热心公益事业。他常利用拍戏之余的时间,辅导一些横漂演员的台词,并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及公益演出。他还随“横店之声”合唱团为当地及周边乡镇群众文化活动演出计几十场,用歌声传递正能量。
生活中的崔立明,与镜头前的他截然不同。他不喜欢炒作,更不愿意成为话题人物。在横店,他衣着朴素,开着一辆四轮电动车,穿梭在大街小巷,参加各种邀约、活动。他说:“表演是我的职业,玩艺术是我的生活,我想每一天都能快乐的生活,活到老,玩到老,演到老”……
写于2025.4.2
崔立明
李伟华与崔立明在横店影视城酒店
作者简介:
李伟华,民进会员,杭州伟致书画院院长,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书画院院士,浙江开明画院院务委员,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会员。出版有《传承集》、《李伟华书画作品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