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圣皆过影,良知是吾师。李嘉诚句。李伟华书
杭州胡氏宗谱记载:“清明祭扫,非惟酹酒焚帛,更当以功业告慰先灵。”南宋临安城砖窑匠人,每逢清明必在窑炉刻“精工”二字,取“土火淬炼如祖德熔铸”之意。今人承此遗风,可效仿钱塘江畔非遗铜艺师,每造一器必留家族徽记,使匠心与祖训同辉。 《梦粱录》载清明“百业不辍”,旧时清河坊药铺掌柜晨起先理祖传药柜,按《青囊经》规制排列三百六十味药材,谓“理药如理家”。当代职场者可承此法:整理工作档案时追溯企业创始精神,处理数据时想象祖辈打算盘之严谨,让每份报表都成为时光长河里的功德碑。
西溪洪氏家训有云:“清明当省三事——省己身可愧祖宗否?省家业可承先志否?省技艺可传后世否?”某互联网公司总监将此化为管理术:季度汇报时增设“家风对照项”,如开发新功能必考据计算机发展史,写代码注释必引《考工记》匠作规范,使科技与传统共振。
虎跑寺僧清明采茶时诵偈:“一芽一叶皆般若,十指沾泥即修行。”某95后产品经理受此启发,将祖辈修族谱的树状图思维用于产品架构,用太爷爷记账的复式簿记原理优化数据模型。其年终述职报告首页印着曾祖父1948年的商铺账本扉页:“毫厘不苟,方对得起匾额上‘童叟无欺’四字。”
我今日上午尊朋友之嘱,投一文稿参加京杭大运河征文。中午接待南京来杭朋友,并创作书法作品多幅。下午接待郑文恺先生采访,交流文化艺术及未来规划。晚上教习学生国画。当是“桃李成蹊弘伟业,星华曜宇启新章”。

金石为开。乙巳年春,李伟华书
202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