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
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
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私语
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
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
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青的神?

你一定来自那温郁的南方,
告诉我那儿的月色,那儿的日光,
告诉我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
燕子是怎样痴恋着绿杨。
我将合眼睡在你如梦的歌声里,
那温暖我似乎记得又似乎遗忘。
请停下你长途的奔波,
进来 这里有虎皮的褥 你坐!
让我烧起每一个秋天拾来的落叶
听我低低地唱起我自己的歌。
那歌声像火光一样沉郁^又高扬,
火光一样将我的一生诉说。

不要前行!前面是无边的森林,
古老的树现着野兽身上的斑纹,
半生半死的藤蟒一样交缠着,
密叶里漏不下一颗星星。
你将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
当你听见了第一步空寥的回声。
一定要走吗?请等我^和你同行!
我的脚步知道每一条熟悉的路径,
我可以不停地唱着^忘倦的歌,
再给你\再给你^手的温存。
当夜的浓黑遮断了我们,
你可以不转眼地望着我的眼睛。

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
你的脚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
像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
消失了,消失了你骄傲的足音!
呵,你终于如预言中所说的无语而来,
无语而去了吗,年青的神?

何其芳(1912年2月5日—1977年7月24日),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 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
1935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38年,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革命文艺作了大量拓荒工作。同年,发表作品《生活是多么广阔》《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何其芳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和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7年7月24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5岁。
1931年,19岁的诗人何其芳在第一次品尝到爱情佳酿后不久遭受了失恋的打击,彼时友人不在身边,诗歌成为诗人最主要的倾诉对象,由此,诗人开始了第一个创作高潮,《罗衫》《再赠》《雨天》《慨叹》《爱情》等一系列爱情诗笔触温柔而细腻,心意萌动时的甜蜜,遭遇波折时的烦闷,幻梦破灭时的痛苦,分别在诗中呈现。同年秋天,诗人完成《预言》的写作,其诗在内容上囊括了一段悲剧恋情的全程--期待、遐想、奉献、告诫、乞求、失落,语言考究、形式整饬,成为同名诗集中最具特色的诗作之一。
全诗共有六节,叙写了初恋的六个阶段,诗人另辟蹊径,构造出一个神话世界,通过仙女依照预言终于等到“年轻的神”的到来以传达内心隐秘的情感。首节直接从预言印证的日子说起,“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终于”简明暗示仙女多年的等待,但这时间并没有磨灭她内心火热的情感,她的心脏为这来之不易的相遇剧烈地跳动起来,表明她的无畏与坚持;无疑,仙女是孤独而寂寞的,她听惯了所以辨别得出风吹叶动的“私语”、麋鹿的蹄声,她在狂喜中不忘分辨对方的足音,说明她经历了多次由惊喜到失望的情绪冲击;那“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我们仿佛看得到她屏住呼吸,无声地期待着“预言”--“年轻的神”-一爱情的降临。第二节是仙女独自的遐想。她的爱恋之情无以言明,就歌唱“年轻的神”的来处,那南方是“温郁的”,月色清凉、日光热烈、春风温柔、百花鲜艳,连燕子都是痴情种,明颂自然美景暗表心意。第三节仙女终于表明心迹,心疼对方的“疲劳”,邀请对方进屋欲诉自己的故事。
然而事情遇到挫折,仙女遭到拒绝,为留住对方,她告诫对方前路艰。第四节:“古老的树”“半生半死的藤”“密叶”“空寥”,阴森幽暗的氛围更易游起人内心的恐惧,她欲使他退却。第五节承继第四节,千难万险都阻挡不了“年轻的神”前行的脚步,仙女无可奈何地乞求“一定要走吗?请等我和你同行”,姿态卑微,苦苦诉说同行的益处,她知道“每一条平安的路径”以规避危险,她能“不停地唱着歌”以“忘倦”,她能用温柔的手抚慰伤痛,能在迷失方向时给予伴侣温情的守护,字字句句都是企盼。可是她终将失望,预言结果成真,第六节故事落下帷幕,“年轻的神”决绝离去,徒留仙女悲伤颤抖的歌声回荡。全诗基调静谧凄凉,节节相扣,抽丝剥茧般讲述了女主人公在预的安排下从殷切的盼望到失望、从热烈的狂喜到忧伤的悲剧爱情故事,神话背景又为诗歌笼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引人深究。19岁尚是花样年华,初恋异常甜蜜,失恋备受煎熬,然而青春的力量更无敌,通读全诗,与其说热切期盼、苦苦哀求、独自品尝爱情苦果的仙女是诗人的化身,不如说诗中隐藏的另一主角--目标明确、疲劳奔波、不畏艰险、不为外物所惑而执着前行的“年轻的神”,是诗人精神世界的映射,失恋的苦痛必将过去,与其颓废不如珍惜青春,勇往直前,悲伤哀叹的情绪背后,又蕴含一缕昂扬向上的观的气息。
本诗用语考究,独具特色。如首节写神“渐近的足音”似“夜的叹息”,尾节写其远去的足音“像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前呼后应,构造出轻盈的余声飘忽的寂寞氛围,诗境更添凄清与惆怅。再如“林叶和夜风私语”“麋鹿驰过苔径”“春风……吹开百花”“燕子……痴恋绿杨”,拟人手法的运用、细声响的捕捉体现仙女极致的敏感又多情的缠绵情思。再如“手的温存”“夜的浓黑”,用具体可感的“手”“夜”来形容抽象的“温存”“浓黑”,“手”上倾注了火热的爱意与万千柔情,“温存”更暖,“夜”不仅黑暗而且代表着寒冷和孤独“浓黑”更寒,二者在让抽象内容具体可感的同时又加入新的情感元素,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深人。
另外,诗歌形式美观整齐,韵律和谐,洋溢着动人的音乐美。全诗六节每节都有六行,每行字数基本均齐,形式较为统一;每节第一、二、四、六行大致同押一韵,气韵和谐,情绪流动宛转自然,不显滞涩,体现了诗人早期对诗艺的探索和追求。
《预言》是何其芳的成名作,一经发表,深受广大青年喜爱。轻柔的旋律,娓娓的音符,自然的歌唱,即使是忧伤也是唯美动听的,读来轻柔舒缓,深沉醉人,即使这故事的结局并不美好,女主角缠绵的爱情独诉真挚依然,如空谷幽响般飘荡在脑海,缭绕不去。

朗诵及编辑:陈立华,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及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成员,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会员,武汉市经开区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千鹭之声朗诵社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