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青藤漫想
杨露军
来源:诗散文研究
清明,是春天的节气,是农事的节气,是思念的节气。
春天,春暖花开,风清气爽,春和景明。
然而,在清明这样一个节气里,雨是一定要下的也一定会下的。
春雨贵如油。
春雨,是亲人思念的眼泪,是农事耕种的急需,是大地新生的源泉。
随着中国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精神层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国家将清明设为法定节假日,更大的激发人民群众的家国情怀,祭拜先祖先烈的激情高涨。
清明节出行,堵车已成为标配。
应蔓青藤董事长黄灿红女士的邀请,宁乡市诗散协会的会员朋友们前往蔓青藤花明楼三生自然教学基地采风踏青。这次采风,我是带着满满的幸福感去的。


三生自然教学基地虽然我是第一次来,灿红老总来之前我还是多次见过的 : 漂亮亲切,热情大方。
去年秋分节气“蔓青藤&忘不了”研学活动在“三不忘书屋”开展,我是全面领略到了灿红女士精彩的口才与澎湃的激情精神风貌。
受到邀请到接受邀请,是将别人对你的尊重转换成接受别人对你的尊重。受到别人的尊重大并不代表你优秀,但尊重你的人一定优秀。多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总是能让自己也变得优秀起来。
从长沙出发去花明楼蔓青藤三生自然教育基地,导航显示刚好是一个小时到达,但我做好了堵车的准备。
果然就堵车了。先是慢慢移动,后来是干脆不动了。导航上显示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在不断提高更新中。

显然,去蔓青藤的幸福感让我在堵车的路上没有丝毫的着急与焦虑。露眼所见,皆为风景。
小雨淅淅沥沥的,一台又一台车从我右侧的应急车道超过或者插进我的车前。我“祝贺”他们被电子警察抓拍到了,又或者没有被抓拍到。这些都与我无关,我依然不急不躁的正常行车。
高速路边的迎春花开的正盛,一朵一串一族,在风中摇曳。越过高速防护林的树梢,金鸡岭上的电力大风车亦如我的车一样的慢慢悠悠的转动,自在。
万象板材的巨幅广告牌悠悠的印入我的眼帘,“更多湖南人的选择”赫然入目。万象更新,应景抒情,真心希望所有的梦想都能成真。
从花明楼出口下长芷高速一公里即到蔓青藤三生自然教学基地。
走进蔓青藤教学基地就能感受到浓厚的教学气氛,浓郁的春天景象。

穿过金黄盛开的油菜花小道进入宽阔的草坪,草坪上散落着精致各异的小帐篷,帐蓬里各种特色的桌椅小凳,营造出舒适怡情的学习氛围。
“三生自然教学基地”我知道是为孩子们准备的,我没有下到草坪里去体验,信步走向基地的更深处。
走进三生自然教学基地研学的长廊,我按下快门记录下了踏青的倩影,记录下了孩子们欢乐嬉戏的童年。
在二十四节气长廊,我找到了清明节气图表,画面以绿色为主调,配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古诗来表达这个节气大的氛围。

中国人的情感历来是非常丰富的,清明这个节气本来就是用祭拜先祖先烈的,在这样一个雨丝纷纷的氛围里就更增加了我们思念先祖与先烈的情绪。
在雨后的基地随意行走,我时刻能感受到中华诗词学会、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诗散文协会原会长黄沃若老先生描绘过的“蔓青藤三生自然教育基地”的三生: 生活·生态·生命。
生活,是人类的本真。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生活而展开的。
生态,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绿水青山的生态为的就是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生命,是人的根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不应停留在言语上,而应该让行动来表达,让进步和超越去表现生命的意义。
在蔓青藤三生自然教育基地,“三生”得到了最真切的诠释、发展与升华。

这里是成长的天地。孩子们在山川田野奔跑嬉戏强筋健体,在帐蓬里写诗作画陶冶情操。
这里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共存地。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飞禽与走兽共舞,有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这里是生命与历史的延续。用复制留住了古老的文明,将红色的革命加以传承与发扬,新质思想扬帆奋进。

当蔓青藤独创的三生自然教育接受中央新影发现之旅频道大国品牌栏目的跟踪报道时,创意的蓝图便已织就。
一缕阳光穿透云层射向雨后的蔓青藤教育基地,似乎在告诉我们,腾飞在即,未来可期。
午餐是在基地的贴有“欢八方游子才贤,迎四季蔓青藤花。”对联的见贤汇明厅农家特色菜馆吃的,以野菜时鲜菜为主。有来自基地的菜品亦有采风者连夜御制的手艺,满面春风游览满园春色,品尝满桌的春味。

用餐的时候,山歌说没有洗手,小不点张老师的第一反应是不能洗掉满手的春气。
春,在蔓青藤草地的湿润里,在蔓青藤池塘的皱褶里,在蔓青藤研学孩子们的笑声里,在采风人的手心与呼吸里,漫延着,荡漾着……无处不在。

作者简介:杨露军,网名天天向上,宁乡市坝塘镇金河村人。坝塘镇文联委员,宁乡市诗散文协会会员。喜阅读,常动笔。
编辑: 白鹤清泉 白清
文图整理:南楚风光文创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