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净慈寺行
李伟华
2006年12月的一个周日,阳光和煦,微风不燥,正是出游的好时节。
在杭州西湖边,冬天的阳光宛如一首悠扬的诗。它轻柔地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似是给湖水铺上了一层碎金。远处的山峦,在阳光勾勒下,轮廓愈发清晰,与湖水相互映衬,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岸边的垂柳,虽已褪去繁茂,但残枝在阳光里仍透着坚韧。人们漫步在湖边,脸上洋溢着惬意,或拍照留念,或静静欣赏。这冬日阳光下的西湖,没有夏日的喧嚣,却多了一份宁静与深沉,让人沉醉其中,忘却尘世烦恼,只愿时光在此时定格,将这份美好永远留存。
我与吴身元、李有虎、朱卫民、葛炯等几位相约,一同前往杭州的净慈寺,拜见妙高法师及笔会。
净慈寺,这座位于西湖之畔的历史名刹,与雷峰塔只有一路之隔。上午时分,我们步入寺门,来到了一个远离尘嚣、超脱世俗的世界。在寺内人员的引领下,拜见了妙高法师。法师面容慈祥,他身着灰布僧衣,手持念珠,给我一个朴实朴素的感觉。法师的言辞随和,平易近人。带我们寺庙里走走看看,对我们做些介绍。
净慈寺,是吴越王钱镠为永明禅师所建,原名慧日永明院,又名净慈禅寺,永明禅师为开山祖师。北宋改名寿宁禅院,南宋又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清康熙皇帝改名为“净慈禅寺”。净慈寺在历史上几经兴衰,屡毁屡建。南宋时期,被朝廷评定为江南禅院“五山”之一。历史上因高僧辈出,佛法昌隆。
影视图片 济公(道济禅师)与南宋净慈寺关系深厚。他最初于灵隐寺出家,因行为癫狂遭排挤后转投净慈寺,拜住持德辉禅师为师,担任书记僧,负责抄录经文,晚年在此修行并圆寂。净慈寺曾因火灾被毁,济公虽地位不高,却成为募资重建的核心人物,传说他施展“运木古井”神通运出木材,还招揽少林寺僧人担任新住持。净慈寺内设济祖殿供奉济公像,殿前“运木古井”成景点,其传说为寺庙增添民间信仰色彩。净慈寺是南宋皇家寺庙,济公在此的活动提升了寺庙知名度,他虽行为癫狂,却被民间尊为“活佛” 。
净慈寺在国内外有深远影响。日本曹洞宗,视其为祖庭。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高僧大德们修身养性、参禅悟道之地。寺内古木参天,香烟缭绕,钟声悠扬,一派庄严肃穆而又宁静祥和之景。是净慈寺的“钟声洪亮,尤其是“南屏晚钟”成为西湖的十景之一。净慈寺建筑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分前、中、后三重大殿,现有金刚殿、大雄宝殿、三圣殿、观音殿、钟楼等建筑。
不知不觉,妙高法师引领我们一行人移步至茶室。茶室之中,古朴的茶几上摆放着精致的茶具,茶香袅袅,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禅意。我们围坐一圈,与法师品茗论道。法师谈及佛法,从“色即是空”到“慈悲为怀”的修行之道,让我们在茶香中领悟到了佛法的真谛。我们不禁问道:“法师,佛法如何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法师微笑答曰:“行住坐卧皆是禅,一粥一饭皆修行。”此言一出,我们皆感豁然开朗,生活处处可修行。
随即,妙高法师也希望我们留下墨宝。历代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希望通过在寺庙留下墨迹,展示自己的艺术成就,为文化传承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是心灵的寄托,更能让自己的作品得到广泛的传播。我与吴身元、李有虎三位书法好友欣然应允,各自提笔挥毫。吴身元书法笔力雄健,布局疏朗开阔。李有虎书法舒朗明快,潇洒自然。我凝神静气,笔尖在宣纸上潇洒游走,写下行草“精妙高远”四字,将法师的法号巧妙融入其中,既表敬意,亦寓佛法精深;又行书“佛心”二字,祈愿世人皆能寻得内心的宁静、慈悲与觉悟。妙高法师含笑点头,合影留念,赠予我们开光佛珠,珠光流转间,似有佛法加持。
午餐时分,一桌素食佳肴令人惊艳。那道仿鱼素食,金黄酥脆,鳞片细腻,入口竟比真鱼更鲜美三分,实为豆腐与香菇的巧妙融合;翠绿的青菜、金黄的南瓜饼、清透的菌菇汤,每一道皆色香味俱全,让人在味蕾的盛宴中感受素食的禅意。法师轻言:“素食非止于形,更在于心,以慈悲为怀,方能品味自然之味。”席间,有人问及法师出家缘由。法师坦然道:“自幼心向佛法,成年后毅然皈依,虽历艰辛,然初心未改。”
午后,我们一行人,还应约到杭州上天竺法喜讲寺交流。与妙高法师依依惜别。
之后多年,对妙高法师又有更多的了解。杭州妙高法师是当代佛教界一位备受尊敬的僧人,现任杭州市佛教协会名誉副会长。妙高法师不仅精通佛法经典,对禅宗、净土宗等各宗派都有独到的见解。更注重将佛法融入日常生活,以慈悲为怀,广度众生。深受信众的敬仰和爱戴。同时,法师还致力于佛教艺术的创作与推广,通过书法、绘画等形式展现佛教文化的魅力。
妙高法师还注重培养佛教人才。他担任多所佛学院的导师,为年轻僧人传授佛法知识和修行方法。法师的教诲严谨而慈悲,深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妙高法师不仅在佛教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他关注环保、教育、医疗等领域的问题,通过捐款捐物、志愿服务等方式为社会做出贡献。法师的善举不仅体现了佛教的慈悲精神,也展现了当代僧人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净慈寺之行,不仅让我领略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艺术魅力,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佛法的真谛与生活的禅意。妙高法师的教诲与善举,让我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净土。
2025年4月9日
李伟华,号五一居士,就学于丽水学院、浙师大及中国美院。1985年起从教从艺。事迹载入民进浙江《师脉传承》口述史。
现为杭州伟致书画院院长,CCTV书画签约艺术家,中国书画院院士,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作品远播海外,被誉为“比中友好文化交流使者”,并被哈萨克斯坦、蒙古国驻华大使馆等收藏。《人民日报》《中国统一战线》《中华儿女·书画名家》等多家媒体报道,央视频专题访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