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从来都不是单纯的经济决策,而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政治真人秀。当这位前真人秀明星将国际贸易战场变成表演舞台,关税大棒便成了他调动民粹情绪、转嫁国内矛盾的标志性道具。
本文穿透关税数字的表象,揭示其如何演变为身份政治动员工具,又如何撬动国际规则体系。在看似鲁莽的贸易战背后,既有对蓝领选民的精准笼络,也有对盟友国家的极限施压,更暴露出全球化时代利益分配的深层裂痕。
当经济理性让位于表演政治,世界贸易秩序正经历着不可逆的规则坍塌。这场代价高昂的真人秀落幕时,真正需要反思的或许不只是美国。(255字)
【特刊:国际时事评论十一】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
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真人秀
特约评论员:韦民
2018年特朗普挥起关税大棒砸向中国时,全世界都以为这是个鲁莽的商人总统在乱来。但仔细看会发现,这个真人秀出身的总统,其实把关税变成了最抢镜的政治道具。就像他当年在《学徒》里喊出"你被解雇了"那样,关税威胁成了他吸引眼球、拉拢选民的招牌动作。
一、政治作秀的工具箱
特朗普举着关税令的照片,总让人想起西部片里拿枪的牛仔。他特意跑到锈迹斑斑的老工厂前签文件,就是要演给蓝领工人看:"我在帮你们抢回工作!"虽然经济学家说关税会让物价上涨,但特朗普的推特每天把中国说成抢走工作的"大反派",简单粗暴的故事反而让支持者更来劲。
这招转移视线玩得溜。当媒体追问他为什么没修成墙、没搞成医改时,他就掏出关税当挡箭牌。给农民发280亿美金补贴这事更聪明——既补偿了他们被中国反击的损失,又让农业州觉得"总统在罩着我们"。就像赌场老板给输钱的客人送免费筹码,既赚了面子又买了忠诚。
二、国际谈判的筹码
关税大棒成了特朗普的万能钥匙。和加拿大墨西哥重谈自贸协定,他先加关税吓唬人;和日本谈贸易,也是这招开场。欧盟最憋屈,原本汽车关税是10%,被特朗普拿关税大棒一吓,直接降到2.5%。这招"先打巴掌再给糖吃",让各国领导人都得陪他演谈判戏。
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打压更明显。加关税说是为了公平贸易,其实是想掐住华为、TikTok的脖子。就像篮球比赛里,自己投不进就拽对手裤腰带。现在连盟友家的企业都怕,只要特朗普觉得威胁到美国科技老大地位,关税大棒说挥就挥。
三、捅破全球化的窗户纸
特朗普这一通乱棒,把全球贸易的老底都掀了。美国公司嘴上喊"不要加关税",身体却很诚实——通用汽车在中国卖得比老家还好。这就像开餐馆的老板骂隔壁菜市场太贵,自己却天天去进货。原来所谓的"全球化共赢",不过是跨国企业赚大头,普通工人吃剩饭。
WTO这些国际组织现在跟摆设差不多。特朗普开了个坏头,印度、巴西这些国家有样学样,全球关税水平四年涨了15%。好比教室里学霸突然开始作弊,其他学生也跟着掏小抄。国际贸易的规矩,就这么被特朗普的大棒砸得稀碎。
说到底,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是场大型政治真人秀。他根本不在乎经济学家怎么骂,只想让电视镜头拍下他"为美国而战"的英姿。支持者看得热血沸腾,就像看动作片主角横扫反派那样解气。但当大棒砸起的灰尘散去,留下的不只是贸易伤痕,更是一个不再讲规则的世界。
这场表演最大的"遗产",可能就是教会了所有政客:在民粹主义时代,经济数据打不过好故事,国际规则干不过拳头秀。(1057字)
共1312字 2025年4月11日于宝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