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游览长影厂旧址
申力
长春电影制片厂,有我儿时到成人看的很多精彩的故事片,对片头的工农兵塑像有很深的印象,今天到了长春在朋友的带领下来到了长春电影制片厂旧址,长春电影制片厂在旧址上成立了长影旧址博物馆。
进入长春电影制片厂,厂区大门,一尊高耸的毛主席挥手雕像,映入眼帘,主席像身后就是博物馆,参观先从”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开始,电影厂几位早期老厂长伫立在聚灯光下迎候着参观者。
长影于1945年10月成立以来,就有红色的基因,深厚的底蕴,辉煌的历史,创作了大批题材丰富多彩,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强烈时代感的优秀影片,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老电影院还是老样子,凭票入场,对号入座,让人想到当年买票进入电影院的场景,晚来的人,在电影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打着电筒找座位,引起人们的嘘声,电影放到一半,如遇跑片,还得在黑暗中耐心等待。
各种电影海报五花八门,看陈强年轻帅气的神态,似乎还真有点黄世仁的狡黠,毛主席来看望《红孩子》,同他们亲切合影,《芦笙恋歌》讲叙着悲欢的恋爱故事;《刘三姐》又在放歌,《甲午风云》邓世昌正在指挥战舰同倭寇激战。
陈旧的摄影器材,各种道具显示不同时代的风格,背心、毛巾、脸盆,与《冰山上的来客》、《英雄儿女》组合在一起,创作室里各种手写的文稿整齐的码成一堆,展示创作者的艰辛,集合了《风从东方来》、《花园街五号》、《五朵金花》、《英雄儿女》、《创业》、《董存瑞》等多少演艺人员的多彩风姿。
来到厂区,有一座很小的,日本人留下的伪“满映”楼。这是日本侵略中国推行殖民文化所建立的电映机构,有6个摄影棚,4个录音室。解放后在50年代,建了第7个摄影棚,是中国最大的摄影棚。
参观电影厂,了解如何制作特技,现场的实验,《电影的奥秘》满足了人们对电影理解的好奇心,破解了电影幕后的一些奥秘。
随着岁月迁移,观念嬗变,长影厂的经典之作承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历史的筛选,值得我们怀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