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都勒:土默特左旗化肥厂工人,呼和浩特市政协第八届委员身材矮小,头发花白,黝黑中带着红血丝的脸膛,一件半旧的棕色上衣,说话时总是谦恭的微笑着,“他”,就是那个征服欧亚大陆、叱咤风云的英雄成吉思汗的后人。
为证明身世,老人拿出一堆史料——《土默特志》上卷中家族族谱,土默特镇国公戳印的复印件及土左旗政协、档案局出具的他的身份证明等等,证实眼前的这个朴实憨厚的蒙古族老人——满都勒,就是成吉思汗的31世孙。

显赫家世成回忆
据史料记载,满都勒是蒙古族土默特第一代首领阿拉坦汗直系子孙喇嘛扎布的第八世孙,即阿拉坦汗的第十五世孙。阿拉坦汗是成吉思汗的第十六世孙,是巴图孟可达延可汗的嫡孙,明嘉靖年间被他的父亲巴尔斯分封为驻牧12土默特之大部,从此,阿拉坦汗就成为土默特部落的领主。1571年阿拉坦汗被明王朝册封为顺义王,以后又修建了库库和屯城(即今天的呼和浩特市)。1581年,阿拉坦汗去世,忠顺夫人三娘子,继续和明朝修好,在长城边缘开设互市以马匹、牛羊皮交换回布匹、绸缎、铜锅、铁器等,促进了中原和塞北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的往来。1673年,土默特顺义王爵位被废除,贬为庶人,后在清乾隆年间,因外蒙古青褒扎布叛清,兵败后,逃到土默特部被满都勒的八世祖喇嘛扎布擒获并交送清廷,为奖其功劳,清廷于1756年又赐其家族为辅国公,此后辅国公这爵位一直延续了六世。
满都勒的爷爷色楞鲁勒精扎布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作为成吉思汗第二十九世孙承袭了辅国公爵位。在辅国公府三里之外便有拴马桩,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1915年,最后一代辅国公色愣鲁勒精扎布赴北平参加了袁世凯导演的蒙古王公贵族翊戴共和的政治闹剧。袁世凯为了笼络这位没落的蒙古贵族,将色愣鲁勒精扎布晋爵为镇国公。
满都勒的父亲是色愣鲁勒精扎布的长子,生于1915年,幼年时因为喜欢看水井内溅起的水花,经常把银元往井里扔着玩,可见家境的富裕程度。由于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满都勒的父亲便再没有继承爵位。满都勒出生在呼市旧城小东街大观园的后院,原绥远省镇国公府邸内,尽管到满都勒出生时,他们家族势力已走向没落,但家境依然富裕。
满都勒回忆:“我们家有3处镇国公公爷府。分别是土右旗的美岱召、呼市旧城小东街24号大观园的后院、武川县西洪山乡土默公。美岱召是我们家的祖居,我爷爷在世时经常住在这里,武川县西洪山乡的府邸则是历代土默公的公爷府。”
童年衣食无忧生活富足
“1945年我父亲突然病逝,呼市镇国公府随后被国民党骑兵旅长郭长清霸占,母亲和我们姐弟被赶了出来,母亲带着我和姐姐回到了武川县的公爷府。在武川县,尽管我们家地位已经大不如前,但是生活还是比较富裕,家里有100多匹马,牛羊300多只,还有几十倾地。家里的土地出租钱、水草钱、呼市大南街的地盘钱都源源不断送过来。家里有记账先生,有收地租和水草钱的、跑外的,还有种地、放牧、做饭、长短工等雇着二三十人。母亲还请了两个私塾先生教我们读书。一位姓卢的私塾先生,误认为美岱召是辽代萧太后的府邸,从而断定我们是萧太后的后代,因而给我取了个汉名叫肖秀龙。” 满都勒说,他的童年一直过着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
特殊年代历经磨难
如今64岁的满都勒早已满头白发,谈到家世他很自豪,但老人说显赫的家世不仅带来荣耀还给他带来了很大的磨难。1949年,全国解放了,因满都勒家里情况特殊,政府虽然给他们家划成分为小地主出租者,但仍然给他们家留了足够自给自足的土地。1953年,满都勒在乡里上了公立学校,1959年从武川中学毕业后,在村里担任了民办教师,生活虽然清贫,但也还安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为躲避运动,满都勒跑到煤矿当了一名下井工,可是依然没有躲过。1971年,满都勒被定为“现行反革命分子”,受尽了各种折磨,并被当时的军事管制小组判处有期徒刑20年,送到小黑河劳动改造。武川县的辅国公府邸几乎被夷为平地,家里的东西被一抢而空。满都勒的母亲、姐姐每日接受批判、游斗,这样的折磨致使母亲腰腿残疾,眼睛被扎瞎,几年前去世了。姐姐温都玛疯了,至今依然没有好转。
对现在清贫生活很满足,也很无奈
在经受了12年牢狱之苦后,1983年,满都勒终于重见天日。凭借在监狱学习的车工手艺,他开始了在呼市流浪的打工生活。“今天住这,明天住哪也不知道,真是居无定所。”满都勒说,“后来土左旗旗委旗政府在寻找辅国公后人的过程中,找到了我们一家人,把我们接到了土左旗,并给我在化肥厂安排了工作。当时我一个月的工资仅有31块钱,一家人生活得非常艰难,刚结婚时啥也没有,连筷子都是从树上撇下来的树枝做的。为了贴补家用,我走街串巷卖过雪糕,还开过小卖部。后来土左旗政府照顾我们,把我妻子也安排在了化肥厂,给我定了四级工,生活总算安定下来。1993年我被聘为呼和浩特市政协第七届委员会委员。1998年在呼和浩特市政协第八届委员会上,我的提案获得了优秀提案奖。2001年我退休了,当时工资很少,只有200多元,现在妻子也退休了,我们俩每个月加起来能开3000多元,基本生活还是不成问题。”
“我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满都勒说,“1987年我从家里整理杂物时找到了两枚木质的镇国公府的印章,一枚上面用蒙汉两种文字刻着‘土默特镇国公戳记’,一枚只刻着汉字‘绥远省土默特公府”,我把两枚印章全部捐献给了当时的土左旗地方志办公室,时任土左旗旗委副书记的云海说,我有什么要求可以和政府提,我当时什么也没有提,现在孩子长大了,我没有别的想法,就是希望能给孩子安排个好的工作,使我老有所养。
阿拉坦汗第十五世孙满都拉先生为本届祭火仪式点火。
仁慈的火神啊,带着光明,驱散寒冷,使生命绵延不绝。”伴随着嘹亮的朗诵声,2015年2月11日,土默特第二届祭拜火神仪式在土默特饭店正式拉开序幕。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蒙古族祭祀火神的节日,从森林里走出来的土默特蒙古人崇尚自然,珍爱自然,依赖自然。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和先人们美好的习俗,特举行土默特祭拜火神仪式,祈望民族兴旺,社会祥和,祈盼家庭幸福美满,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