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剑奇
题记:彭太光,昔日初中生,痴迷文学创作四十余载,终于圆了作家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初中生彭太光,从学生时代就痴迷上了文学, 参加工作后始终不懈,业余时间勤奋耕耘,历经四十多年的刻苦努力,终于有了一分沉甸甸的收获。2012年3月加入萍乡市作家协会,2014年1月被吸收为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终于圆了年青时代的作家梦。最近,彭太光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人民电信(下)》(原名《欲火》),已交稿给华文国际出版社审编,即将付梓出版。在此之前,他已出版了五部文学作品,成为全省业余文学创作中最勤奋的作家。
今年三月的一个周末,《手机拍客记》小编慕名前去采访了作家彭太光。

彭太光是江西萍乡人,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小学毕业上初中,正赶上读书无用论的社会思潮影响。初中毕业后,本已体检合格, 即将应征入伍,为挣路费做建筑小工负伤。一夜之间,想当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的美好梦想就被破灭了。
1977年2月,18岁的彭太光被招工, 当上了邮电工人,在芦溪县长丰乡步入邮递员的职业生涯。长丰乡四面环山,山路崎岖行路难。到各村各户送报刊邮件,全靠两条腿。山区工作艰苦又寂寞, 业余生活贫乏单调,但因工作关系,他手里接触的报刊杂志多,这多出来的时间,就成了彭太光读书、看报、写作的开心时刻。
因在读初中时就喜欢写作,也常常会投稿到新闻媒体和杂志社,文章被发表了几篇后,写作的兴趣就更浓了。到山区邮电所工作后,有时间和读书的条件,他就更痴迷于读书看报。1982年调入萍乡市邮电局报刊发行组工作后,仍然有与报刊打交道的机会。他在痴迷于读书看报的过程中,悟出了道理, 有了写作的强烈冲动。他从写身边的人和事起步,写新闻报道、报告文学。后来,又开始创作小说、诗歌、散文。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在人民邮电报、江西邮电报、江西日报、江西工人报、江西人民广播电台、乡风、萍乡报、萍乡广播电台等处登台亮相,频频发表。那时候的工资收入低,稿酬便成了家庭的生活补贴。
墙内开花墙外香。因为他写的东西有了一些影响,被行业报社、萍乡报社等聘为特约记者。他的名字在全国邮电系统、在萍乡文学界,甚至省内外都被人知晓。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也许是因为爱好写作的缘故,他于1983年被调入局办公室任秘书,因工作表现出色,于1990年被选送北京邮电学院进修, 取得大专学历后, 坚持读完在职本科、研究生学历。1993年被提拔为萍乡市邮电局人事科副科长。
在中层干部岗位工作至2000年2月,被提拔为萍乡市邮政局副局长兼任工会主席,并于2011年调入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任工会副主席。过去在经营管理岗位上压力大,应酬多,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文学创作。调入省公司工作后,时间比较充裕,公司领导也期待他为邮政行业写点文学作品,为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和夯实企业文化基础添补一项空白。
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停笔多年的他, 又重整旗鼓, 奋力笔耕, 创作了三部长篇小说、一部散文集。其中,《走过秋天》(2011年11月作家出版社出版),《高山上的花瓣》(2013年11月线装书局出版),《欲火(上)》(2015年11月华文国际出版社出版),《感叹时间》(2017年月2月华文国际出版社出版)。这之前,他已于2011年9月出版了他的第一部散文集《走过春天》(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
世事洞明皆学问, 留心之处皆文章。彭太光长期工作生活在邮电行业,他所写的文学作品,大都是取材于身边的人和事。只要是邮电系统工作的老同志,看了他出版的书,大都知道这里面所写人物故事的原型。他喜欢写,也爱写。一有空闲时间就痴迷于写,在省内外众多文学团体的微信公众号中,或他的朋友圈里,差不多隔天就能看到他的散文、诗歌、短篇小说等手机版新作品。
去年6月,彭太光被安源区作家协会选任为理事、常务副主席。去年9月,萍乡市作家协会换届选举时,被选任为理事、副秘书长。今年彭太光即将迈入花甲之年的门槛。岁月匆匆不饶人, 转眼就是白头翁。当我问他退休后有何打算时,他说:退休不退志, 写作不松劲。常动脑思考,动手写作, 既可弘扬正气,教育后辈,又可延年益寿,退休生活也更加充实。
退休后要力行文学养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他说,今年在完成《人民电信》(原名《欲火》(下)的创作后,正在与湖南卫视洽谈改编电视剧,并计划写一部长篇小说《人民的城市》(暂名),写一部中篇小说《安源镇》,他要把自巳所生活的城市, 所深爱的家乡, 在改革开放中所呈现出日新月异的人和事, 用文学形式写出来。他还准备写一部反映太极拳内容的长篇小说,初步取名为《太极秘密》。我们期待他的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更期待他有更多的新作早日问世。

王剑奇,男,知青出身。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先后在萍乡、北京、上海、南昌等国家保险机构供职。退休后移居广东珠海。现为安源区作家协会会员,萍乡市文化产业促进会理事,新浪网旅游领域优质内容创作者。
从1983年起,在国内130余家报刊和30多家知名网媒发表各类新闻、文学作品,,曾获得过第四届、第五届、第七届“陈放杯”中国世纪大采风活动“一金二银”作品奖章,江西好新闻“果喜杯”二等奖,全国摄影小说征文优秀奖等30余项奖励。报刊作品选集《保险行与思》,先后被国家图书馆、中国保险学会、江西省图书馆、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暨南大学等60余家省市级图书馆、高等院校、保险机构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