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食物
过去过年,元宵节时,家里总要蒸一些灯盏儿,麦垛,布袋,龙,枣糕之类食物。有的家里还要蒸些母鸡孵小鸡的食物,有的还有鸡蛋。
灯盏有红萝卜粗细,用黄面做成,有三指来高,上头有一个小坑,用来盛棉油,中间有一截小棍儿,上面缠点棉花。到十七那天晚上,据说是老鼠嫁女的日子,把灯盏放到门墩边上,点着,给老鼠照明。等油着完了,就把灯盏收起来。
麦垛象征五谷丰登。
布袋比灯盏略粗一点,略扁一点,略长一点,一头做一条口系儿。布袋不叫闺女们吃,光叫娃子们吃,让娃子们长大扛粮食。
龙,用黑豆按两只眼,挺像的。
布袋和龙平时埋在粮食瓦罐里,不让吃,到二月二龙抬头以后才让扒出来吃。
生活好转以后,谁和谁也没商量,这些食物都不做了。我想,这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在某种意义上,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