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光明 肥城市安临站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安临站镇地处肥城市中部山区,国土面积131平方公里。辖48个村委会69个自然村,总人口5.8万人。全镇有206个山头,村村有山,村村有林,林地总面积6326.4公顷,其中省级示范林4020.03公顷,一般商品林2306.37公顷,活林木总畜积22万立方米,公益林主要树种为侧柏及部分刺槐,核桃等干果树木,一般商品林主要有杨树、核桃、桃、苹果、樱桃、蓝莓、板栗等林木,森林覆盖率58%。

近几年我镇下大力气抓好林业生产工作,充分发挥好我镇的山区生态优势和经济林、用材林的发展优势,做活林业发展这篇文章,积极响应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全力推动林业生产与林业生态、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的有效结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镇明新村于2019年12月31日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为“国家林业乡村”,康顿农业成功通过有机苹果认证和欧盟GAP认证。

一、做好造林增林和护林保林的文章
首先做好全镇森林防火工作。全镇共有护林员99人,为便于集中管理,切实做好护林防火工作,专门从护林员中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8人的护林防火队,制定多项防火制度及防火措施,压实责任,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印发森林防火明白纸10000余份,每年在防火重要节点安排防火人员,轮流按时值班,林业站做好巡查,值班人员及时通报火情火警,各负其责,各尽其能。配备好防火器材,现有风力灭火器12台,铁锨、扫帚等灭火器具一宗,防火车辆1台,防火巡查车辆1台,备好油料,有专人管理,确保安全及随用随取。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火情早发现、早扑灭,投资20万元建设防火瞭望塔一座,在防火期内安排专人值守,发现火情立即上报,尽早处置。建设了20余公里的防火通道,主要山头,防火车辆都能顺利登顶,做到了预防为主,为森林防火打好坚实的物资基础。

其次认真抓好雨季荒山造林工作,我镇有6万多亩山地,有荒山面积2万多亩,每年的雨季都要进行荒山造林工作,荒山造林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所需造林的地块都是立地条件差,土壤脊薄的荒山,山高路陡,无水源,即使下雨也存不住水。为此,在实际操作中打破常规植树造林模式,大胆尝试新的造林技术,采用机械挖穴、高炮播种、专业队伍施工、使用保水剂、引水上山浇水、改雨季造林为全年造林等方法,按照肥城市荒山造林总体规划,计划每年约1500亩向前推进,抢抓夏季多雨的有利时机,因地制宜地搞好荒山造林片的技术指导工作,职责明确到人,确保成活率和成片造林效果,去年共栽植侧柏15万余株,1800余亩,同事迎接了市联合督查组对荒山造林成果验收,收到了很好的成效。造林效果显著提高,打破了年年造林不见林,年年植树不见树的局面,使多年的荒山变成了绿洲。

再就是做好防治美国白蛾等林业害虫工作,近几年防治美国白蛾使用飞机防治,我们配合好上级业务部门认真做好林业片区规划及定界,全镇每年防治22000余亩,认真做好飞防前期的宣传工作,对畜牧、畜禽及渔业养殖户搞好宣传,发放明白纸600余份,顺利的进行了美国白蛾的飞机防治工作,很好的控制住美国白蛾的蔓延。同时做好了松树线虫病及春尺蠖排查及防治工作。
二、做好林业发展和提质增效的文章
一是积极开展林业科技推广和科普服务工作。大力推广林业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培训讲座,每年在林木、果树生产各个关键期组织护林员和全镇林果种植大户开展管护培训,对林业管理、林木种苗培育、管理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及森林防火等重要工作进行20场次,有重点的在樱桃种植村进行了樱桃结果前期管理培训,在镇文化中心会议室进行了核桃结果后的管理培训,参与人数达2000多人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推动了我镇林业经济的繁荣发展,特别是樱桃、肥桃、蓝莓种植,亩产值超过4万元,康顿农业荣获泰安市农业龙头企业,成功通过有机苹果认证和欧盟GAP认证,被评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成功实现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

二是认真做好林木限额有序采伐的工作,依法办理采伐手续,认真核实确定好林木所有人,到实地定点查看,核定好面积、棵树、年限及四至范围,确保减少纠纷及信访案件的发生,同时为村居稳定、村民增收带来了有力保障,及时为老百姓做好服务工作。
三是因地制宜做好森林抚育工作,为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进一步优化森林结构,促进林木生长发育,提高森林生态功能,配合市林业保护发展中心做好我镇辖区河套洼村、西虎门村、南虎门村的森林抚育工作,对栽植于1958年前后的侧柏、栽植于1983年前后的刺槐等进行森林抚育作业,在施工前首先带领测量及施工队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进行技术培训,严格施工管理,冒严寒酷暑、翻山越岭、穿荆棘密林,经过8个多月的努力,圆满地完成1200余亩的森林抚育任务,并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极大地改善了公益林生长环境及防范病虫害发生,减轻了有害生物的发生和蔓延,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对改善环境、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做好林业发展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文章
抓乡村振兴,提升宜居村庄活力。继明新村被评为国家级森林乡村后,高标准推进乔界、西张、郝峪泰安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刘村、“双沟”、牛庄美丽乡村示范区,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实行连片治理,提升村居整体水平,全面提高群众生产、生活质量。
抓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乡村经济提升。做好安站旅游资源与林业资源的结合文章,将陆房突围纪念馆、圣井峪旅游度假村、望鲁湖等景区连点成线,与我镇蓝莓、樱桃、肥桃产业结合,实现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的有机融合。
总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去想,有个长远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做好、做活林业生产这篇文章也是一样,特别是国办发(2020)44号文件出台后,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决策部署,采取有力措施防止耕地“非粮化”,切实稳定粮食生产。发展林业经济,要规划先行,不要单纯的以经济效益来决定土地的用途,要严格按照土地的性质去规划实施,为林业经济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确保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繁荣昌盛、农民富裕安康带来坚强的物质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