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余干之窗
“‘余干五雷红色故事’近日被列为上饶市第一批红色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单,我非常高兴,更感任重道远。”这是4月21日,余干县黄金埠镇枫树村“余干五雷红色故事”传承人周帮念发出的感叹。

据《余干县志》《余干县政协文史资料》记载:余干五雷苏区是方志敏、邵式平等革命前辈创建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之一,1930年秋,方志敏、邵式平等同志,都先后来五雷苏区视察指导工作。民国19年(1930年)1月,在原五雷乡长岭村保庆峰庙公开成立中共余干县委,由卢凌云任书记,县委委员共17人。

图为黄金埠镇南谷村,原余干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在1925年到1935年的10年革命风暴中,五雷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武装斗争,成为余干、万年、余江的中心苏区,成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期间,五雷地区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达200多人。1959年,在五雷修建革命烈士陵园和纪念塔,邵式平、杨尚奎、方志纯亲自题词撰文,铭石立碑。1986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五雷乡为“老革命根据地特困乡”。

1930年元月,在黄金埠镇长源村保庆庙公开成立中共余干县委。图为中共余干县委旧址。
革命烈士后代、“余干五雷红色故事”传承人(左二)周帮念在向群众传播红色故事。
据余干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有关同志介绍,“余干五雷苏区斗争故事”作为一种民间文学,至今在原余干苏区流传了半个多世纪,形成“方志敏秘访五雷”“邵式平五雷遇险记”“儿童团员周喜宝忆方志敏”“方佩龙血洒余南山”等30多个系列故事,在当地影响深远,体现了赣鄱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具有体现大革命时期苏区军民精神风貌的有代表性民间文学保护项目,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活教材。(韩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