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的本质是阴寒之毒,好发于秋冬寒冷之季,遇暑天则有所收敛。根据这个原理,再结合中医火神派的“凡病以阴阳论治”,就好解决了。例如,可以纯阳之草药(千金藤+干姜)专克至阴之病毒,辅以炙甘草和之,再辅以金银花解毒。用千金藤以阳消阴,以毒攻毒,千金藤须先煎30分钟,用量也须随体质酌情增减。
这个方子,笔者已有临床实践案例,连老少重症都能疗愈,何况青壮年之人,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更是药到病除,一般一剂定乾坤.至多二剂。治疗成本,更是低廉得难以令人相信。正可谓,大道至简至易。古人讲,有钱的医生往往多为庸医,用所谓名贵药把病人反复折腾来折腾去,不顾病人死活,不是为了发国难之财又是为了什么呢? 而随处可买到的普通草药,能利己发财么?

姚大鹏清肺排毒汤组成:麻黄9g 炙甘草6g 千金藤9g 生石膏15~30g(先煎)桂枝9g 泽泻9g 猪苓9g 白术9g 茯苓15g 柴胡16g 黄芩6g 姜半夏9g 生姜9g 紫菀9g 冬花9g 射干9g 细辛6g 山药12g 枳实6g 陈皮6g 藿香9g
传统中药饮片,水煎服。每天一付,早晚两次(饭后四十分钟),温服,三付一个疗程。
如有条件,每次煎药可用绿茶叶12克、罗汉果1个、干菊花12克,开水泡好的茶水煎药效果更佳。(注:如患者不发热则生石膏的用量要小,发热或壮热可加大生石膏用量)。若症状好转而未痊愈则服用第二个疗程,若患者有特殊情况或其他基础病,第二疗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处方,症状消失则停药。
三、适用范围。结合多地医生临床观察,此方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
麻杏石甘汤:麻黄、炙甘草、杏仁、生石膏。
方中麻黄辛温,开宜肺气以平喘,开腠解表以散邪;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热以生津,辛散解肌以透邪。二药一辛温,一辛寒;一以宣肺为主,一以清肺为主,且俱能透邪于外,合用则相反之中寓有相辅之意,既消除致病之因,又调理肺的宣发功能。石膏倍于麻黄,使本方不失为辛凉之剂。
麻黄得石膏,宣肺平喘而不助热;石膏得麻黄,清解肺热而不凉遏,又是相制为用。千金藤味苦性寒,以毒攻毒,祛风止痛,利水消肿之功效,与麻黄相配则宣降相因,与石膏相伍则清肃协同。炙甘草既能益气和中,又与石膏相合而生津止渴,更能调和于寒温宣降之间。四药合用,解表与清肺并用,以清为主;宣肺与降气结合,以宣为主。

五苓散: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
方中泽泻,以其甘淡,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其利水渗湿之力。佐以白术、茯苓健脾以运化水湿。又佐以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解表散邪以祛表邪,诸药相伍,甘淡渗利为主,佐以温阳化气,使水湿之邪从小便而去。
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甘草,生姜。
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泄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使少阳半表之邪得以疏散,黄芩苦寒,清泄少阳半里之热,柴胡之升散,得黄芩之降泄,两者配伍,是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胆气犯胃,胃失和降,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
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生姜,细辛、紫菀、款冬花,半夏。
方中麻黄宣肺散寒,射干开结消痰,生姜散寒行水,半夏降逆化饮,紫菀、款冬花温润除痰,下气止咳,五味子收敛耗散之肺气;诸药相配,共奏宣肺散寒,化饮止咳之功。
纵观全方,其中麻杏石甘汤清热平喘,五苓散温阳化气以利水,使热从小便而出,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清肝胆火,降逆止呕,射干麻黄汤宣肺化痰止咳;四首方剂合用,共奏解表宣肺、排毒平喘之功,能有效缓解新冠肺炎患者的发热、咳喘、乏力等症状。最后还有四味药,山药、枳实、陈皮、藿香,可以解决病人胃肠不舒服的问题,比如胸闷、便秘、腹胀、腹泻等。
清肺排毒汤由21味中药材组成,看似复杂,实则是由几个常用的小方子通过药味加碱而获得,那么它是如何组成的呢,药师带您来分析分析。
1.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由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组成,具有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的作用,麻黄主宣肺,苦杏仁降肺气,通过一升一降恢复上焦肺部气机,甘草既能益气和中,又与石膏合而生津止渴。
2.五苓散
五苓散由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组成,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的功效,除桂枝外均为甘淡清利之品,针对新冠肺炎的寒湿证具有良好的作用,而桂枝发汗解肌,温阳通脉化气以助利水。
3.射干麻黄汤
射干麻黄汤由射干、麻黄、生姜、半夏、细辛、紫菀、款冬花、大枣、五味子组成,具有温肺化饮、下气祛痰的功效。在清肺排毒汤的应用中,这里主要强调了其温肺化饮,祛痰的功效,因而去掉了大枣和五味子,主要原因是大枣具有补肺气的作用,针对新冠肺炎患者初期的治疗仍强调祛邪,过早补益容易闭门留寇,而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有碍于肺气的宣发,因此在本方中弃去不用。
4.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由柴胡、半夏、甘草、黄芩、生姜、人参、大枣组成,具有和解少阳,和胃生津的作用,针对邪气入侵半表半里导致的寒热往来,在这里主要强调了其祛邪和解的作用,去掉大枣、人参的原因同样是不宜过早滋补。
5.千金藤
千金藤的根部含多种生物碱,为中国民间常用草药,味苦性寒,有祛风活络、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利水消肿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疖,毒蛇咬伤,风湿痹痛,脚气水肿等功效。
药食同用,内外兼治
《本草纲目》收集药物1892种,其中用于防治瘟疫的有140余种,用药之广,在16世纪前实属罕见。书中总结创立了一系列疫病内外防治的方法,包括汤药、艾灸、敷贴、酒服、食疗等,不仅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防止瘟疫的传播流行起到了重要作用,其预防为先的观点对中医预防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也有重要影响,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汤药法:李氏收集了不少有关药物预防的单、验方,并附有详细的制法和用法。如用桃仁、茱萸盐炒嚼服防预防瘴病,大蒜捣汁服治时气温病,蔓青饮汁预防时疫,丹砂蜜丸防疫疾,柏叶末日服避时气瘴疫等,囊括了汗、吐、和、清诸法,大大丰富了中医学预防瘟疫的内容。
酒服法:酒味甘辛,性热,通血脉,行药势,古人认为酒能杀百邪恶毒。《本草纲目》中还收载有大量的药酒方,如屠苏酒(赤术、桂心、防风、菝葜、蜀椒、桔梗、大黄、乌头、赤小豆),椒柏酒(花椒、侧柏叶),豉术酒(大豆豉、白术),松叶酒(松叶),虎耳酒(虎耳草),石燕肉酒(石燕肉)等。有学者观察李时珍药酒对免疫器官质量和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发现药酒能增加小鼠脾脏指数,加强淋巴细胞转化率,对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增强效果。
食疗法:《本草纲目》中收录许多药食同源防治疫病的食疗方,有“稷米为末,顿服之”,“辟除瘟疫,令不相染”;赤雄鸡“冬至日……作腊,至立春日煮食至尽”,取其色赤“得离火阳明之象”意;还有马齿苋“六月六日……晒干。元旦煮熟,同盐、醋食之,可解疫疠气”,等等,操作简易可行,利于实施推广。
《本草纲目》中还介绍了“导引发汗……开玄府而逐邪气也”“大蒜膏贴合谷穴以治诸风”“葱白炒热熨脐”治伤寒热病等方法,简易可行,方便有效。黄璐琦院士认为,中医汤药、艾灸、耳穴、敷贴等可以增强患者体质,加强康复,打出中医组合拳能更好地为抢救病人搭好平台,赢得时间,中西医协同起效,可以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愈后防复,元气为本
李时珍认为元气是人体本原之气,由命门所主,经三焦布散全身以为用,《本草纲目》中的元气药物大致分为培补元气、调理元气、收敛元气、损伤元气四类:
培补元气:药物有炙甘草、黄芪、人参、大枣、熟地黄、桑白皮、山茱萸等,补益元气的方剂包括:养正丹、生脉散、补骨脂丸、蜀人单服豨莶法、三建汤、姜枣汤、戊戌酒等。例如《本草纲目·草部》“人参”条将人参一两煎汤冷服,名复脉汤,言:“凡伤寒时疫,不问阴阳,老幼妊妇……七日以后,皆可服之,百不失一。”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人参具有较高的免疫调节和抗病毒活性,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可能通过直接杀灭病毒、干扰感染细胞信号传导途径、阻断病毒感染过程等机制发挥广谱抗病毒作用,还可作为佐剂增强其他药物的抗病毒作用或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抵御病毒能力。团队前期临床观察研究也发现培元固本法验方人参养荣汤加减方能改善气虚证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免疫功能有关。
调理元气:药物是以调理元气气机、恢复脏腑动态平衡为主的一类药物,如升麻,能升清降浊、托邪外透,《本草纲目》言其可“解百毒,杀百精老物殃鬼,辟瘟疫瘴气邪气……时气毒疠”(《本草纲目·草部·升麻》)。还有甘松香、白豆蔻、丁香、乌药等,属芳香类药物,味薄而气厚,具有理气调元、驱疫避秽的功效,各地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也推荐有中药香包等香薰疗法。
收敛元气:药物分为敛肺止汗、益肾平喘、涩肠固脱、止血涩精等,疫病多以热证为主要表现,后期易致津液耗伤,所以有“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之说。《本草纲目》中相应药物有石斛、五味子、吴茱萸、益智仁、赤石脂等。现代实验研究也证实:如石斛能改善患者疲劳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五味子能保护脑神经细胞,促进脑内蛋白质的合成,改善患者智力与体力;山茱萸具有增强小鼠体力和抗疲劳、缺氧耐受力和记忆力的作用。
损伤元气:是指药物的服法、剂量不符合患者体质、证候造成的元气损伤。《本草纲目》认为药物运用不当,过用或误治都能导致疾病的发生或加重,甚至由“良”药变成“毒”药,“用之得宜,神效立见,用失其法,真气必伤”。因此应注意辨证准确、合理配伍、中病即止。
老年人伴随机体功能的衰退,多有元气不足的表现,不仅使得老年人更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且愈后也相对较差。在疾病康复阶段,推荐药食同用,选用食疗药膳以培元固本、调理身体,《本草纲目》中列举有“薯蓣粥补肾精,固肠胃”“萝卜粥消食利膈”“胡萝卜粥宽中下气”“莙荙菜粥健胃益脾”“枸杞子粥补精血,益肾气”等,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恰当选择。
即使过去百年,《本草纲目》这部东方医学巨典,也仍然对今天的我们有着深远影响,难怪王世贞在序言中赞叹此书“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录,臣民之重宝也”。希望这些先贤们的宝贵经验和教训能够给我们以启示,早日战胜威胁全人类健康的巨大敌人。
姚大鹏,一九六零年生,号诗坛一怪,中国中医研究院进修班结业,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毕业,现中医药研究员,主任中医师,高级中药师,高级心理咨询师,高级针灸师,中诗论坛新诗研究版编辑,中国流派网诗歌论坛原创版编辑,诗歌艺术疗法实践与研究总编,世界疑难病中医药研究总编,获美国国际开放大学传统医学终身成就奖,多项国家医学科研成果一等奖。
一生经历坎坷,无职业和固定收入,靠几十年勤奋自学传统中医理论, 创建了残疾人家园中医药论坛, 实践了古人的徒步吟诗写诗新疗法的医治效果, 先后徒步行走西藏墨脫县, 5万里海岸线,5万里长城全程路, 红军2万5千里长征路, 万里长江生态环保路, 万里黄河生态环保路,徒步20年间先后走过大半个中国的2千多个城镇 ,徒步诗疗总路程14万1千多公里,同时创建了生态环保论坛, 全球中医药论坛,沿途诗写随笔近万首,发表千首,不仅治好了自已的精神病, 还治好了我被医院确诊回家等死的肺癌和乙肝病,自学获得多所大学毕业学历。
具有气功针炙推拿,中医药理疗,诗文创作,书画篆刻,艺术摄影等多方面的技能,主治:各种疑难重症及医院治疗无效的病,肿瘤,肝癌,肺癌,胃癌等各种癌症,乙肝,肝硬化,肝腹水,类风湿等疗效显著,特别是多年来对诗歌创作与心理喑示及催眠疗法有独特的理解和建树。作品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九届文艺山花入围奖和中国作协魯迅文学荣誉奖,同时获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中国工艺美朮大师成就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和平勋章,并被聘为世界文艺宣传大使,现为中英艺术基金会艺术顾问,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院士,客座教授,荣誉艺术博士。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当代诗坛一怪,民间著名诗人,简介被选入多种《中英美世界名人录》。
数十次参加省市全国艺术博览会,北京等地举办个人根艺盆景展,并多次参加全国书画大展,作品被中国文物古建筑基金会,国家奥运委员会,中国紧急救援民政部,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抗震救灾活动等义卖捐献,中国艺术家杂志,大众科技报,北京晚报,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和艺术馆,中央党校等多家收藏,以刻人物佛像为主。被国内多诸多名流艺术馆收藏,受到过北京市市委书记刘琪和省市主要领导人的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