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朝芹《新发现新感悟新书写》图文作品连载(三)
前 言
8月27日,是个结结实实的雨天,中到大雨一直在下,老天似乎是在发泄一种情绪,大概是要用这样一种方式冲洗去连续不断的酷热气息,然后就要天高云淡地展开秋天的多彩画卷了。

妹妹的婆婆90多岁了,无疾而终。最后只躺倒了十多天,不愿再吃饭了,气息渐渐减弱,直到把在外地求学、上班的儿孙辈都等到跟前,才安详地闭上了眼睛。老太太一辈子看得开,和蔼可亲又勤劳不倦,到了晚年就喜欢做饭给大家吃,特别是在逢年过节时,她总是最忙最累的那一个,唯恐孩子们吃不饱和吃不好。今天我代表妹妹的娘家亲戚去向老人做最后的告别,180多里路,要换乘两次车,大雨又下个不停,裤脚和鞋湿了一天,但我的心情始终是庄重的,因为这是一位值得尊重的老人,我是这位老人的儿媳妇的哥哥,我是尊崇孔老夫子关于葬礼的仪礼的,所以我必须庄重地对待这件事。按说这样的大雨天,路程又远,也可以通过微信把吊礼钱转给妹妹了事,但我认为不可以,有些事情你不到场就难以充分表达你的心意。譬如丧礼,不到场就难以表达你的悲戚和同情,难以表达对已故老人的敬仰和祭奠。就像孔子所言:“我不祭,如不祭。”

费县的书法家树异先生是我的兄弟,为啥这样说呢?一则是我比他年长三岁,二则是他家老爷子和老太太虽然跟我没有见过面,但却像亲爹娘一样关怀过我的成长。当时我在临沂日报副刊等地方常常发表一些诗歌、散文或篆刻习作,不想却入了老爷子和老太太的法眼。两位老先生一个爱书法和作文,一个爱剪纸,作品也是经常见报,在学术和艺术方面是颇有造诣的前辈,又喜欢与同道为友,更喜欢奖掖和鼓励年轻人。记得是老爷子主动先给我写了信,介绍了他自己也介绍了树异兄弟,还寄来了他的书法作品和老太太的剪纸作品,随后他便多次给我写信并在春节时寄来贺年卡,我也把作品集寄给他老人家看,老爷子在热情鼓励的同时也委婉和中肯地提出改进意见,让我得到了许多教益。现在我后悔的是竟然没有去探望过两位老人,没有去报答一下他们的爱和关怀,真是年幼无知啊!树异兄弟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书法家,毕竟是门里出身,受学起点高、路子正,其隶书作品既显传统功底,又具个人风格,且达到挥洒自如的书写水平,最难能可贵的他还有十分勤奋的习惯。树异兄弟的文学功底也很好,最近他把一篇散文用隶书作品呈现出来,我看了之后感到十分佩服,我今天晚上在微信上激动地发给他一段话,回顾了他家老爷子和老太太对我施以关怀和指导的事情,也谈了对他书法的崇拜,希望我们弟兄俩以后多多切磋交流,以不辜负两位老先生对我们的共同期待。

今天还有一件事情令人高兴,曾经在高级别政府部门担任要职的一位朋友加了我的微信。记得他跟我差不多年龄,也要退休了,之前因为工作性质和职位的不同,我老觉得与他交流心中发怵,现在要退休了,心中就搬走了不少的障碍,续修友谊之桥应该是自然痛快得多了。在微信里我转发给这位朋友许多文字和书法拙作,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教正,我认为他毕竟有着更高的眼界。在这里我还想要说的是,人要退休了,无论你过去的职位有多高,都得要找几个朋友一起玩儿,特别是能找到性情相投的,在爱好方面能够相互切磋和促进,在生活方面能够相互提醒和关心,共同追求和分享一种高质量的老年生活,这对于每一个老年朋友都是非常重要的。

雨还在下,窗前已有了凉爽的感觉。写完这些文字,心情感觉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