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上班时从没有规划过退休了要来成都,我在河北涿州有栋被称作别墅的小二楼,陕西则是我的故乡,退休后任选这两个地方去生活,都非常合情合理。但是真到退休那年,我却没有任何思考和犹豫就直接到了成都,平凡人的一生有着太多的身不由己。
我工作时就胸无大志,退休后除了计划国内外走走看看外,更没有老骥伏枥的志向与抱负。看到身边一些朋友学乐器、学书画、学摄影,唱歌跳舞,我虽然很羡慕也很赞赏,但自己并不想去追随和实践,我就一平凡人。
工作时按规定只准持有因公护照,现在想出国旅游必须去办因私护照。当我千里迢迢驱车来到户口所在地河北某派出所时,办护照的姑娘告诉我:“你在XX省公安厅的挂备还没撤,目前还不能办理因私护照。”我告诉她我已退休,她说那也不行。我当即打电话和原工作单位取得联系,要求他们给我撤备,但估计走完程序没有十天半月也不行,只好悻悻而返。回到成都还没几个月孙子就出生了,我便无缝衔接地开始带起了孙子。
这些年,好不容易把孙子带大送到小学读书,终于能出行了,新冠疫情又来了,这世界人算永远不如天算。记得前几年有一次准备去台湾旅游,临要出发的前一天,旅行社突然通知我乘坐的台湾航班长荣公司因罢工停运,所报的团被迫取消。后来不久又因台独势力不断挑衅,大陆去台湾的旅行全部停摆,想去宝岛台湾看一看的愿望也只好停留在愿望上。
还有一次提前做了许多攻略,购置了不少药品、食物、氧气以及随车装备,准备自驾318线去拉萨。结果那天早上要出发时,妻子突然感冒发烧,无奈只好临时取消行程。在电话中和老家的姐姐谈及此事,她说:这或许是天意,让你不要去拉萨。我听了觉得有一定道理,从此便也打消了去拉萨的念头。
二
我年轻时爱看书,涉猎范围比较广,但不求甚解。现在退休没什么事,有非常多的时间去看书,等真拿起书本来却发现什么书也读不进去,或许我大脑cpu的内存有限,又残留了太多的垃圾,已经不能再容纳新的知识了。
如何挥霍这大把的退休时间,给自己找点动脑又动手的事做,以免大脑过早的萎缩。思量过后,首先想到的是写些随笔和回忆的文章。作岀这祥的决定很不易,还是在机关工作时,有位领导对我说“你是我们单位的第二代笔杆子。”领导深谙“欲让其狂,必先夸奖”的办法。于是我在机关那几年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地为单位埋头书写各种公文材料。每天看着键盘上掉落的缕缕发丝,内心不免感到震撼和悲壮。后来我改行从事管理工作,从此再摸到笔就像触电一样。
写回忆文章既不是炫耀过往,也不是想找回失去的什么。我的人生平淡如水,没有任何资本值得骄傲和炫耀。我又是一个喜欢活在当下的人,生命中陪我一起走过风风雨雨并一路陪伴到老的人,哪怕一路上跌跌撞撞、磕磕绊绊,无疑仍是我生命中至亲的人。
也就是说:记录过往,抒发情感,锻炼大脑,自娱自乐,是我写作的真实目的。如果一定要给自己写回忆文章找个给力的理由,那就是为了证明自己还活着。去年北京有家岀版社联系我,准备将我在网络上发表的两篇散文收录在他们的一本散文集中出版,这纯属意外,没在我心中激起半点涟漪。
三
我挥霍时间的第二个办法就是睡觉。据说人的一生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处于睡眠中,这个纪录肯定被我打破。我估算了-下,我现在平均每天约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睡觉。
我曾在武当山跟一个道长学习太极拳,他在授课中说:人类的看、听、说等活动,都是对身体的一种耗,都是负能量。只有不听不看不说才是养,才有益于健康。我每天除了吃喝拉撒和一些必要的活动才起床外,其他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床上睡觉,真正实现了道长讲的养。猪就是这样养的,但养肥了下场不好。人这样养,对身体是有益还是有害,需要时间来证明。我睡的久了,除了像猪一样长膘,也长了不少对睡眠好处的新见解,这证明了我与猪的不同。
第一,睡眠是一种解脱,睡着了不悲 ,不喜,不烦恼也不孤单,这是上天赐予的短暂失忆;睡眠还是一种自然的解压方式,它可以帮助摆脱负面情绪,减轻身体和心理的压力。人世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躺到床上就能立马入睡,并能一觉到天亮。好的睡眠是健康的基石。有医学专家曾把睡眠比作“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睡眠还能够有效清除大脑内产生的各种“垃圾”,我的脑袋用了这么久,存得垃圾肯定不会少,有必要通过睡眠好好清理一下。
第二,睡眠能真正实践道家的不听不看不说的养生理论。这世间是是非非,纷纷扰扰,不看、不听、不说,就能心生清静。人生的高级活法就是不言不语,不闻不问,不管别人的事,不去谈别人的流言蜚语,也不被闲言碎语所纷扰,平心静气过自己平凡简约的生活。
当然,也有没睡着在那儿胡思乱想的时候,这应该也是耗。人想一点不耗恐怕也难,只要鼻子还在出气就是耗。这就像汽车发动机,只要发动机一启动,不光有机械磨损还要耗油耗水。但是只要你在床上躺平,就如同汽车在怠速运转,此时耗能应该是最小的,看来人只要活着就得耗,最后都是耗死的。
第三,睡觉可以既不招别人烦也不去烦别人。床没有生命,虽然承载着你沉重的身体,它不会烦你,更不会有任何怨言。有研究认为,身体在睡眠时不光会自我修复,还能让人体细胞产生更多的蛋白质,这将直接提高身体细胞自我修复的能力。我们都有过体会,当计算机或手机卡顿时,重启一下就会运行如常,睡眠也类似对身体的一次重启。我现在从早睡到晚,这已经不是重启而是处在关机状态。哪天去医院做个核磁,看我早已退行性萎缩的大脑有没有得到很好的修复。
四
我挥霍时间的第三个方法是发呆。如果说睡眠是大脑的重启,发呆就是对大脑的充电。
有研究说:发呆时,人的脑电活动以α波为主,这时人会感到放松舒适。特别是中间α波(9赫兹~12赫兹)能够促进灵感的产生,加速信息收集,增强记忆力,是促进学习与思考的最佳脑波。
当大脑充满α波时,人的意识无法进行逻辑思维和推理活动。此时,大脑凭直觉、灵感、想象等接收和传递信息,让人更富有创造力。
发呆是一个不需要任何铺垫和条件的活动,不论何时何地,可坐可站,可躺可卧。只要能静下心来什么也不想,即使身处闹市,一旦发起呆来,你的世界依然格外的静谧,心灵依然格外的清静,此时仿佛能听到内心深处的声音。这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与不羁,是从心灵深处荡漾开来的睿智与透亮。当然,发起呆来也有一点不好,别人会觉得你有些呆头呆脑。
我喜欢在斜阳时分在阳台看晚霞满天,望着天际那一抹红彤彤的色彩,发呆在落日余晖的云蒸霞蔚之中,从心灵深处荡漾开旷达与豪放,完全忘我地陶醉在这绝美的景色中。
我喜欢在夜晚独倚西窗,看着满天繁星和皎洁的月光,以及城市灯火阑珊的夜景,发呆在这份繁华与宁静的交织之中,享受着这份静谧和美好。
我喜欢在雨天坐在窗前,听雨打窗棂的声音,看着水珠从玻璃上一滴滴滑落,发呆在这种清静与诗情画意之中,感受从内心荡漾的惬意与轻松。
发呆是我与自己独处的方式,能让心灵暂时远离尘嚣,得到少有的平静和安宁,让自已与内心深处的自我重新相见。
发呆也是我的一种修行,让思绪在宁静中得到净化,让聒燥的心安静下来。放空脑袋里曾经进的水,与万事言和。生命中过往的悲与喜,苦与难,都能在发呆的瞬间,化作内心深处的温暖。
发呆还是我灵魂的喘息,让负面心情得以释放,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在发呆中给自己疗伤,使身心得以舒缓与宁静。
闲闲的日子,淡淡地过,发呆睡觉亦生活。如果说写作是证明我活着,那么睡眠和发呆就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活着,这也是我独有的养生方式。人生最后不长的岁月,亦养亦耗,亦睡亦醒,亦明白亦糊涂地就这样活着,其它的交由上天去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