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的湘江
碧绿的资江
如两条巨龙
从遥远的层峦叠嶂
崇山峻岭之中
一路以雷霆万钧之势
排山倒海之力
汇合临资口
倾注八百里洞庭湖
离临资口不远处
在湘 资之尾闾
有一块巨大的泥沙冲积平原
那就是岳阳湘阴县杨林寨
这是一块充满各种神奇传说的土地
相传南宋初
湖南农民起义军首领杨幺在此安营结寨
又因此地柳林盛大
故名杨林寨
这有居住着一群从梅山峒里远道而来的新化县移民人
1969年
因国家在资江中游建造起湖南最早 最大宏伟
柘溪水电站
于是库区的蓄水淹没了新化县不少人们的农田
积极响应国家号响
舍小家 顾大家
一万五千多新化县人背井离乡集中移民到岳阳湘阴县杨林寨
据相关史料记载
北宋熙宁五年即1072年以前
新化县旧时不与朝庭通
拥有自己的城堡与王国
新化县是古时梅山蛮主要活动地与梅山文化重要发源地
梅山地区拥有三十六峒主
后北宋大将章惇采用怀柔之策收服三十六峒主
并首置新化县
新化县乃取最新王化之意而得名
这是一块民俗风情独特的大地
杨林寨人民都是正宗的梅山后裔
任凭岁月更替,时代变迁
他们的血液里与灵魂深处
依旧保留着梅山后裔独特的渔猎山地文化与宗教信仰
双脚朝天,头朝地的张五郎就是他们共同信奉的始祖神祗
七 八十年代的杨林寨
习武成风 各种器械的梅山武术
在乡村屋舍宽阔的坪地上
竞相绽放
大碗的米酒 与超人的武功
让这里的人们
民风古朴
好客热情
豪侠仗义
这是一块风景如画的世外桃源
三面环水
浩渺南洞庭湖如一块硕大的碧玉镶嵌其腰间
春天
阳光明媚下
宏伟的防洪大堤坡上处处缀满各种不知名的野花
如无数美丽的湘绣 纵横村落与田野
南洞庭湖中大小沙洲岛上
野芦苇 黎蒿及众多野草茁壮成长
蔓延每一个角度
好一片江南的塞北大草原
夏天
八百里洞庭湖洪水滔天
一排排巨浪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高高的防洪大堤
风在吼
浪在拍
水天一色
气象万千
令每一户村民
日夜心惊胆颤与焦虑万分
秋天
长江流域禁捕以前
千百条木质小型渔船
迎着朝阳
向南洞庭湖深处 竞相出发
渔夫的号子声与欢笑声
划破晨雾
惊起滩洲上野鸟无数
落日之前 千舟归来
鱼满舱
男女老少齐上防洪大堤相迎
挑的挑 抬的抬
天是蓝 霞是红
玉琢成一幅大自然最美的瑰丽画卷
冬天
银装素裹
数万只的候鸟
飞越千山万水来到八百里洞庭湖过冬
降落时
淹没湖中草
起飞时
遮住半边天
是一处观鸟的绝佳之地
这是一块勇于不断开拓进取与创新的热土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工作中
杨林寨乡党委政府
吹响了让杨林寨成为长沙 岳阳菜篮子后花园的号召
如今的杨林寨乡
破茧成蝶
各种特色农产品与养殖产品
琳琅满目
倍受广大市民青睐
名动三湘四水
杨林寨
您在南洞庭湖的波涛上
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披戴着各种神秘的面纱
一直养在深闺人未知
杨林寨
我的父母曾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就给您
杨林寨
是您遍地的鱼虾稻谷
曾让我们茁壮与快乐成长
杨林寨
是您培养了我们一生吃得苦 霸得蛮的特有精神
祝福家乡
如春天 生机蓬勃
如夏天 热情似火
如秋天 硕果满枝
如冬天 冰清玉洁
作者简介:
张文波,现为湖南岳阳晚报新闻记者。曾在海南省新闻界工作过二十年。1989年加入海南省青年作家协会并取得作家证。从事新闻工作已有三十四年了。
一生致力于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工作。曾在国家官方公开发行媒体发表三十二万字左右长篇小说《梅山深处 花花的故事》(与人合作);《滴露的山茶花》(与人合作)等中篇小说(每部五万字左右)三部;短篇小说《教授的女儿(与人合作)三部(每部三万字左右及诗歌散文五百多篇。
另外,发布的新闻稿件数以万计。一生致力于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工作。在文学创作之路上,我永远在路上。我的座右铭是:“做一个真正有信仰、有情怀与有骨气的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