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金德
■《时代中国》杂志
为进一步提升中文系学子的阅读与写作水平,提高学生创作热情,5月17日晚上,由中国语言文学系团委承办的“在追问中阅读与写作——兼谈《弃犬历险记》创作”讲座于中文堂206讲学厅举办。本次讲座是我系2024年“五月花海”系列活动,主讲人为我系79级杰出校友、资深出版人、媒体人、作家丘克军学长,中文系76级校友古伟中学长、《读者》杂志华南联络处主任孙建华老师、《南方》杂志编委吴涛老师,以及中文系各年级100多名学生参加了讲座。讲座由我系谢金华副书记主持。
丘克军学长首先给中文系捐赠新作《弃犬历险记》和主持策划的《岭南文艺百家丛书》,古伟中学长捐赠作品《霜叶集》,孙建华老师捐赠《读者》杂志,中文系回赠各位校友百年校庆礼品。

丘克军学长捐赠新作《弃犬历险记》

古伟中学长捐赠作品《霜叶集》

孙建华老师捐赠《读者》杂志

中文系回赠各位嘉宾百年校庆礼品
讲座伊始,丘克军学长述说了对00后年轻人的殷切期望,表达了对母校中山大学特别是中文系的怀念,感恩中大对他的教育和培养。接着,他分五部分做了精彩讲座。
第一,“我与母校中山大学: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丘克军学长以充满感情的口吻回忆在中大学习的经历,更分享了他大三在中山大学校报上发表的一首诗歌《康乐园之歌》。现场由中文系22级本科生刘帅成同学朗诵,会场内反响热烈。

22级刘帅成同学朗诵《康乐园之歌》

康乐园之歌歌词
第二,“我的阅读史:阅读让我取得了哪些进步?”
丘克军学长以人生各阶段为线,从小学阶段的懵懂,点燃阅读写作兴趣,到初中阶段读有限的书籍,高中阶段遍读学校图书馆所有的小说、家中的藏书,为大学学习奠定基础,大学阶段则按照系里的《学生阅读书目》读400余本书。进入出版、新闻、文艺领域工作阶段时,丘克军学长为做好新闻编辑工作当“第一读者”,为创办广东经济出版社而努力跨界阅读,在讲到出版时,丘克军学长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等米下锅、找米下锅到造米下锅”来描述他出版工作的深入进行。幽默讲述之余,丘克军学长强调应当培养创造性思维,以全新视角边思考边阅读。

丘克军学长讲阅读
第三,“我的写作史:写作让我提升了什么?”
处在义务教育阶段丘克军学长主要攥写作文和新闻报道,培养良好写作习惯。大学时期是他创作的蓬发期,包容自由的大学环境激励他写出优秀作品。职业生涯阶段,他前期专心事业,后期重新提笔写作。丘克军学长告诉我们,只要心里想写,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丘克军学长讲写作
第四,创作《弃犬历险记》的过程
内心的冲动以及现实生活中的鼓励是丘克军学长创作的动机,后期实际写作中又历经艰难修改。丘克军学长为完善作品大量阅读、听取专业意见,最终成书。在这个过程中,丘克军学长展现出不断追问,不断思考,不断提升的写作理念。
《弃犬历险记》被誉为中国版的“忠犬八公”,同时又不仅仅讲述了一只忠诚弃犬的故事。学长饱含感情地讲述了弃犬奋斗、人犬共命的曲折过程,传达出挑战命运,追逐理想,把命运的“蒲公英”抓进手里的伟大主题。小说构思精巧回绕,语言真挚动人,最为独特的是学长调动了丰富的散文创作经验,结合对现实的观察思考,把散文式的场景描述融入小说中,使得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紧密相连。悬念和意外穿插在故事中,作者不断深入,读者不断跟随,在探险的足迹中阅读预期被深化,结尾弃犬出乎意料地“复活”更是一次性满足了所有情感期待。透过小说仿佛可以亲身看到:在另一个时空,人与犬和谐地生存、奔跑在同一片充满希望和理想的大地上。


丘克军学长讲述《弃犬历险记》创作历程
第五,阅读与写作成就了什么
丘克军学长重点讲述了他对自己最后的追问,他从阅读与写作中汲取力量,支撑着他考上大学、进入出版社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阅读与写作成就了他的人生道路,他想给当代青年的忠告和寄寓也正是:多阅读,多写作,就有机会多成就。

丘克军学长讲述大学生活
讲座尾声,丘克军学长播放了《在蒲公英飘落的地方》视频,讲座氛围在视频中吴汀彦小女孩的朗诵声中达到高峰,一场阅读与写作的盛宴落下帷幕。
谢金华副书记作总结,她认为,写作一直是中文人的看家本领,鼓励中文系学子坚持阅读与写作,活到老,学到老,读到老,写到老。讲座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谢金华副书记讲话
学生感悟
✦
2023级硕士生宁一奇:丘克军老师的《弃犬历险记》以独特的视角和饱含深情的笔触,为我们讲述了少年与忠犬阿花挑战命运、追逐理想、共同成长的感人故事。这本书令我感受最深的是其中小说故事情节与散文式场景描写的融洽结合。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悬念迭出,在一次次的惊险情节中,两个主人公“我”与阿花的形象逐渐生动鲜活起来;与此同时,小说还为我们展现了桂东南六万大山余脉乡村纯朴的风土人情:客家围屋、田头广播、趁墟、晒谷坪、香油卷粉、碾米房……我们仿佛从中看到了丘克军老师的童年和吾心安处的故乡。此外,小说中不断强调,将命运的“蒲公英”握在自己手中,完成自我的提升。这样鼓舞人心的主题,也值得我们细细感悟和学习。
✦
2022级硕士生安芳萍:丘克军老师的《弃犬历险记》讲述了“我”与一只被弃的小狗阿花“一起奔跑,命运与共”的故事,丘老师使用形象的比喻,将“我”与“阿花”的故事比作“命运的蒲公英”,并将这一主题融汇于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中,令我视野开阔,思考良多。老师的写作非常精彩,故事情节设置悬念,让我不断思索与好奇,迫不及待探索阅读,读完有一气呵成的畅快体验。由此,我感到一个动人的故事,在技巧方面要精妙构思写作思路,掌握叙事方法,令读者产生兴趣。在感情方面还要将真心注入主角的塑造中,用深刻思考来描述社会的变迁,如此才能打动读者,达到良好的写作效果。同时,写作还要从现实中来,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其文字才能充满感情。

中文系老师与嘉宾合照

图文来源:中山大学中文系(丘克军授权发布)
联合发布:《时代中国》杂志、广东省文化学会何媒工作室、何媒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