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赵宝平

第22期
山西有个南榆林
作者/南坡sr
朋友,旅游请到南榆林来,这里是闻名遐迩的古堡之乡!
养老请到南榆林来,这里是长寿之乡!
生活请到南榆林来,这里是和谐富裕之乡!
奋斗请到南榆林来,这里是农业强乡和发展中的新星之乡!
阿勒泰的风景虽然美,雁门关外辽阔的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雁门关外的绿水青山,处处是好地方。策马奔腾原野,牧笛声声,婉转悠扬?丰富的人文景观,旖旎风光和多彩的文化长廊,充满了新时代的活力。她让您感受一方福地的魅力,重温和追怀曾经战旗猎猎,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古战场。
人文景观及特色
杂粮奇水
种类丰富的农业物产,尽是饱满晶亮的小杂粮。优质的泉井水,与玉米,谷子,莜麦与豆类成了绝配。更是养生与延年益寿食疗的黄金搭档。
昭君墓遗址
万里行途出雁门,榆林踏雪赤心存。
青蛾埋骨荒原上,千载谁怜报国魂?
南榆林往西二十余里,便是昭君墓遗址。她出塞的故事家喻户晓。昭君出塞,为民族的大融合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紫荆山遗址
名盛一时的佛场胜地,楼云、白云、棲云三寺隔山相望,钟鼓呼应,别有一番玄机,历经千年,遗迹在风雨飘摇中,似在向天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秀美紫荆山
著名的雁门訾塞紫荆山脉,是古代佛传兴盛胜地,现已成为生态旅游区。
杨家将
金沙滩,六郎洞,六郎城,透过历史的烟云,仿佛杨家将为卫国鏖战的刀光剑影,依旧在雁门关外,仿佛旌旗遮天蔽日,烟尘滚滚去!仿佛又有生动的画面“寇准背靴”悄悄而来!
新旧广武城
广武城,是雁门关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多次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尤其在辽金和明代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新广武城,以其坚固的防御体系和独特建筑风格,展现出当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建造水平。
广武汉墓群
历经二千多年的沧桑岁月和战争,至今保存完好,其规模之大,更显示出其重要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蜿蜒曲折的古长城
沿山脊而上,形似一条巨龙盘踞山岭间,厚重的历史和自然的壮美,足以让游客们深刻的感受和听到久远的兵戈回声。
怀古看今一切都那么美好
曾经“雁门关外野人家”的塞外,如今是候鸟栖息的乐园,宏阔壮观的试验田成为朔州又一大景观。曾是“走西口”的必经之路,杀虎口蛮荒之地,现已成为塞外绿洲,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而丰富的各民族文化交融,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古堡之乡,右玉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青春的风韵。
明代万历年王家屏纪念园,桑干河,千年古刹崇福寺,佛祖释迦塔和马邑文化等等,无一不透出极其神秘的色彩。在朔州大地上,她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探寻和揭开被历史尘封的面纱!
大美朔州,大美南榆林期待您的来访,欢迎您的光临。
黑驼山峙峪
极目远眺,可见一一
古代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黑驼山峙峪旧石器时代遗址
秦名将蒙恬筑土城训养军马的马邑古城。
展示古代文化和墓葬制度特点的马邑汉代墓葬群

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纯榫卯结构楼阁的佛宫释迦塔应县木塔。
规模宏大的千年古刹崇福寺。
杨家将浴血奋战的金沙滩古战场。嘶杀声虽然渐渐远去,但风沙掩不住历史的血泪,民族英雄楊业就战死在这块土地上。昔日的金沙滩是一片沙滩,今日绿树成荫,已成为了游人青睐的生态旅游区
桑干河源头,尉迟恭生擒海马的喷珠溅玉的神头海,及桑干河湿地水利风景区
明代万历王家屏纪念园。曾是明代晋北地区最高品位的御修坟
曾是“走西口”必经之路杀虎囗的荒蛮之地,现成为塞外绿洲,被评为“最佳宜居生态县”,有“中国古堡之乡”、“右玉精神”美誉的边陲小县
宏阔壮观的改革开放试验田一一平朔大露天
昔日“雁门关外野人家”的塞外,如今已成为侯鸟栖息的乐园
以上是我广义的故乡。
从雁门关隧道出来不远处的第一个出囗新广武出口下了高速,向西拐上直东直西的雁阳(雁门关一一阳方口)国道,就是我狭义的故乡南榆林一带了。
回眸近观,又可见——
苍凉的句注山上蜿蜒曲折的明长城,和明长城上富有诗意的月亮门
往前走少许,路北是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全国首屈一指的广武汉墓群。汉墓群广袤约 4公里。保存较完整的有250余座。封土高2~10米,多数高6米左右,少数高10米以上,冢顶略呈方形,推知坟丘原为覆斗形
路南则是山西省现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的北门锁钥旧广武城
在距旧广武城南一百几十米的山上有与广武明长城隔山沟相望的“六郎城”遗址。北宋名将杨业第六子杨延昭曾率军队在此驻扎,镇守大宋北疆,抗击辽政权军队的侵扰。

再往南五六里的陈家窑还有一个“六郎洞”。据传楊延昭诈死就真正藏在这个山洞里,“寇准背靴”尾随送饭的柴郡主揭开谜底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这个山洞到底有多深,当地人谁也说不清楚。据住在此处的老者讲,人民公社时期,南榆林公社的书记王春泉、主任刘德亮不信这个邪,曾进去探察过,进去很久也没探到底。笔者曾亲自探访过这个洞,并拍了照片。有得知此消息者很感兴趣欲开发成旅游景区,可惜在此居住的村民要价太高,没有成交,至为遗憾!
驱车往西直走十来分钟,眼前那个掩映在绿萌丛中的村庄便是南榆林了
南榆林村西南便是著名的雁门訾塞紫金山,现已成为生态旅游区
紫金山内“三寺”——楼云寺、白云寺、棲云寺楼云寺遗迹
棲云寺旧貌。棲云寺座落在南榆林乡的寺台村,寺台实为“四台”的谐音。古代凡内蒙僧侣游五台朝佛还愿,必要绕路途经四台(寺台)朝拜
再往西二十余里,便是昭君墓遗址。昭君出塞的故事家喻户晓,昭君为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据专家考证:“可以确认,山西省朔州市南榆林乡青钟村北的昭君墓,才是真正的汉代王昭君墓。”
前面的风景虽好,我还是想邀请朋友们先在南榆林歇歇脚,再去别处观光。到过南榆林村的老年朋友,或将被东西戏台吸引,更可能被戏台上的两幅楹联迷住,也将被南榆林的小桥流水,水库泉水所魅惑,很有可能想就此留下,就在这里安度晚年了。因为南榆林不仅地灵人杰,还是个长寿村,养老地儿。我也是在不经意中发现南榆林长寿老人居然那么多的!
回到家后,心里一幕幕放开了电影。父亲活了81岁仙逝,我当时颇感欣慰,觉得父亲也活够个年龄了,没啥遗憾了。却不知家族内后来的人越活越大,我从小看着大夏天上茅厕还需戴上棉帽子的秀丰叔,竟然活了94岁;秀兰婶和秀川婶都活了92岁,要不是染上新冠肺炎,还会好好活着。想起父亲生前常说的两句自相矛盾的怪话,一句是“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一句是“吃得生食闷胀,能活一百往上”。莫非南榆林的老人都能坚持“饭后百步走”,或者顿顿吃得“生食闷胀”?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决定做一探访。我首先和老支书辛悦联系,让他给提供一份90岁以上老人的名单。老支书欣然应诺。
我在梳理长寿老人的过程中,更加惊奇地发现,靠近西泉居住吃西泉水的人长寿老人居多,而且越是靠近西泉居住的人越是健康长寿。南榆林人的长寿很大程度上很可能与这眼泉水有关,与南榆林的地下水系有关,或许水中含有某种促进健康长寿的矿物质。个中奥秘有待专业人士科学化验研究揭开。
不管怎么说,南榆林是个长寿村,是不争的事实。如有投资眼光的人来南榆林建一座养老院,把西泉的水充分利用起来,筑巢引凤,相信会引来百鸟朝凤,形成一个令人艳羡的养老产业园。在当前老年化社会的大背景下,和退休老人讲究健康长寿,而子女又顾不下照顾的现实境况下,建个规模较大的养老院,是不错的选择。
南榆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东靠二广高速公路;西临大运二级公路;村北十几里便是已运营的朔州滋润机场,和正在紧张施工,预计年内即可全线通车的集大原高铁朔州东站;雁阳国道从村南横穿而过,沿途尽是风景名胜古迹。
一个千数口人的村庄,能出逾四十多个近百岁的长寿老人,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南榆林地处恒山山脉的紫金山阴山脚下,重重大山和代县相隔,方圆五十里内没有厂矿,空气和水源没有受到丁点污染。地下水资源丰富,空气湿度适宜,插上个湿柳木棍就能活成一棵树,这可能是村人长寿的主要原因。
南榆林有两囗水井、一眼泉水。这眼泉水不打就那么多,打多少也打不败。姚家赫朗(巷道之意)和后街人都吃井水。西圐圙人均吃这眼泉水,当街部分人吃泉水,部分人吃东井水,
南榆林一带物产丰富,盛产玉米、谷子、莜麦、荞麦、豆类等小杂粮,因是松沙土质,生长的土豆不大不小,沙绵可口;谷米饱满晶亮,香甜诱人;南瓜醇香甜绵,真正的绿色环保,喝一口小米南瓜稀饭,胜似饮下玉液琼浆。尤其是西泉水点出的豆腐,有一股说不出的特殊香味,只要吃过一顿,相信会想方设法再到南榆林一饱口福的。
南榆林村南十里之处还有一个神奇的第二村,是个百毒不侵的地方,历朝历代瘟疫漫延之时,都进不了第二村,第二村从来没有一人染上过瘟疫。这次横行了全球几年的新冠肺炎,第二村人仍没有一人受到感染,全村人安然无恙。再在这里建一个配套的疗养院,遇有大的疫情来袭,可把老人们迅速转移到这里避难,也是个行之有效的选择。
南榆林是一块风水宝地,可谓地灵人杰。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当年,就考住四个大学生,五个中专生。七七年全国大学仅录取了18万,连同后来的扩招也仅27.3万,按全国人口录取率仅有万分之一,而南榆林占比却是千分之二。来这里养老,不仅自己可以延年益寿,还可以福泽庇荫子孙后代。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我的这篇拙文,倘能引起故乡某位领导的关注,充分利用起南榆林独特的人文地理资源优势,使那眼能使人健康长寿的泉水不白白浪费,顺应大势作为一个养老产业来打造,则南榆林人幸甚!欲健康长寿的外地老人幸甚!我这一百多篇《南榆林怀旧》的推文,也就没有白写,我也幸甚!那时的天,那时的地,那时的南榆林将更加美丽。那时的人们可能会把新疆的阿勒泰忘记,而是迷恋南榆林这片洞天福地。
图片来自作者和网络,鸣谢支持!

作者简介
南坡sr,实名苏荣,1954年出生。中学毕业后,成为“回乡知青”,蹉跎岁月。一九七七年国家恢复高考,又考入大学就读。毕业后分配到省直机关从事文秘、新闻采编工作。退休后打理公众号南坡sr,在消遣中追梦人生,也为当地政府和人民贡献一点余热。

主编简介
赵宝平,笔名岭南风,春风万里,甘肃陇南市人,兰州都市头条认证主编,中华文学社执行社长,兰州版主编,国风上海社副主编,名篇金榜头条认证主编,今日头条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