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桑梓情深的教授赵宪尧李宗印文
前天在文史网中看到,泌阳县老记者协会周文化老师所撰写的《拜访赵宪尧教授随笔》大作。赵教授年逾八旬不忘乡梓的善德义举十分动人,随作出本文来作为续篇予以弘扬。
二0二一年元旦是个大喜日子。在泌阳县城为族曾孙举行婚宴,邀请时任赵庄村委党支部书记赵书方主持。寒暄中得知该村回归故里的华中科技大学老教授赵宪尧老人向本村捐款赠物达三十多万元的善德义举即表示向领导反映予以登报表扬。
在向泌阳县老新闻记者协会会长崔贵有汇报后,认为这是很好的新闻素材,十分愿意,愿亲自实地采访。在与书方联系中说,近期教授还要向村小学捐赠,定于本月六日上午在该校举行仪式,乡党委,政府领导亲临祝贺。要我们前往采访。因崔会长当天有要事,改由副会长冯华豫前往,冯欣然同意。因崔、冯二位会长均是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都是新闻战线造诣颇深的高手。
严冬早晨浓雾弥漫视线较近但我们仍按时赶到现场,约十点钟大雾消退露出暖阳,学校师生按时列队入场。乡党委政府领导及村委领导已在主席台就座,在革命歌曲《东方红》乐曲声中由校教导主任宣布捐赠仪式开始。并作了简单介绍,接着欢迎赵教授讲话,赵教授语重心长的对所有学子进行了鼓励,并提出殷切的希望。虽言简短但意义深刻,催人奋进。然后把两万元的标示牌交于校长姚楠。
姚校长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代表全体师生向教授表示一定再接再厉,尽心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报答老教授的厚爱。
该仪式在祥和的气氛中宣告结束。
然后由党支部书记赵书方和赵教授带领我们参观视察由他亲自设计规划的正在建设中的文化娱乐广场和他命名的如意湖,方正亭,玉带桥及用红砖铺设的通往学校的红专路,并在湖的两岸植上国槐的总体规划设施等,其寓意之深,即今后群众要过上称心如意的幸福生活,要求人们堂堂正正作人,把学生养成又红又专的栋梁之才,人们必有良好收获。并拟定建好“三馆”即图书馆、展览馆、文物博览馆。这一规划都是在老教授精心设计和指导下进行着。
前些时回乡探亲所见,原来的两个大坑经过他的设计开挖拓展,现已成为十多亩的大湖,碧波荡漾、荷花飘香,国槐叶茂荫蔽的美好景象,该文化广场已成为健身、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赵庄村已被泌阳县评为四美乡村。邻近的村镇争相效仿。这一切都是赵教授的心血付出所取得,使人赞叹不已。
短暂的接触但感慨不及留意之深,则认为他有远大志向和天赋,坚韧不拔的理想必成大器。他少小离家,随父读书,学业有成,无论战乱和饥饿,仍奋力攻读直入大学。毕业后分配在高校任教,因成绩优异,思想进步,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很快晋升为教授职称。
他慈目善颜,温文而雅,谈吐不凡,平易近人,给人以亲切感、敬畏意。
他虽名高教授经济丰盈,必然是辛劳所获,所捐巨款全由勤俭积累。为了救助贫苦倾其捐助。与所谓的企业家,大老板腰缠万贯,任其挥霍也仍铁公鸡一毛不拔,两者相比可见赵教援的品德高尚。
他退而不休晚霞无比灿烂,由于他具有城市社区道路规划设计建设中有较高的造脂,名播中南各大城市,常被省、市政府聘请进行规划设计工作。特别是武汉市某区要借扩大城区道路规划时曾将一古老建筑列入拆除范围之中,当赵教授看后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古建筑属于历史文物保护系列,千万不可随意拆除,在他的精心堪测,设计下三次向主管领导直言陈谏,在不影响道路畅通的情况下保着了这一古老建筑,与他同行的一位知情人,用赞扬的口气说“赵教授胆大不畏,敢于直言而理争,保着了古老建筑,真是功德无量”。在海南的大城市也是如此,把海南的城市建设设计的非常靓丽。受到省市领导的称赞为顶级教授。城市建设规划中的泰斗。
他有一个良好家风,在他的严教下,诸子女都已成才,在教育战线成绩卓著,都已晋升为教授职称,就连孙辈也已读博士后,可以说是未来的教授,村中老人们说的好,宪尧家风严谨,修德悟性,荫蔽全家,已成为博士教授辈出之家了,使人敬佩不及。
采访归来当晚由华予会长即拟出《八旬老教授,浓浓乡梓情》一文于当月13日刊登在驻马店日报(泌阳)版中,受到良好的效果。
现在忆起当时的一幕幕感人之举,使我铭记于心,并敬佩不及。为此作五言油诗为本文的结束语
初识教授面,风度不平凡。
谈吐乃高雅、举止才华满。
锦衣喜荣归,为民解疑难。
鼓励诸学子,奋读莫等闲。
建设新农村,宜居全改善。
年迈至耄耋,身强体康健。
品德实高尚 万众齐称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