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归何处》之千锤百炼
作者:心如大海
(五)
晴朗的天空,湛蓝高远。一辆银灰色的皇冠轿车,飞弛在京津塘高速上。邢松明、惠宝剑和我都是陌生人。
我是临时被抽调来参加合资项目的,从此我离开了家具厂。
一行人来到滨河新村光明公寓,见到了澳门外商孙敏。
孙敏,广东中山市人,孙中山先生的族人,澳门远恒发展公司董事长。中等身材,鼓泡眼,狮子鼻,大嘴叉,短发爬在头上,上身蓝色半袖,系着一根花点的领带,下身裤线分明的西裤,没穿袜子,大脚片儿踩在地毯上,走来走去,令人大跌眼镜。
我提着的心,渐渐平静下来,这就是外商。
几个天津外贸的人,和孙敏在一起。其中孙仲祥是孙敏的叔叔。是今后和我们交往的代表。
由于项目的主要内容,潘总已经和孙敏谈过了,我们只是来签意向书。
签字后,大家来到一家豪华酒店就餐。
“各位,请大家品尝姨(鱼)头汤,”孙敏站起来,操着广东普通话,热情的介绍。
天津的几个人随声附和“这是广东吃法,先喝汤,后吃饭”。
老杨很有意思,他在吃饭的时候,居然离开坐位,分别的走到我们每个人身边,说笑着,寒暄着,甚至扶着别人的椅子靠背,让人感觉很亲切。
回家的路上,车不多,司机李劲涛开到了160迈,漫天飞舞的蜻蜓,来不及闪躲,贴到车头上,粉身碎骨,成了最烂的贴画。
友谊宾馆建好了,从新疆回来的丁彪是总经理,东方宾馆来的李春启协助管理。公司总部在宾馆后院的二层楼办公。
邢松明有一辆121吉普车,拉着两个女工作人员,从北京来,再回北京去。听说他在白城工作过,还在中央歌舞团参加过大合唱。高高的个子,自来卷的头发,佛像一样的眼睛,大大的判官脸。我和惠宝剑背后叫他“邢大头”。他是项目的介绍人。
惠宝剑正式调来保定地区经贸总公司工作。
至此,“保定华恒塑胶有限公司”筹备处,正式成立。
“跑项目”的工作,拉开了序幕。
紧接着,丹东的朱希君带着“妹妹”孙工也来了,“保定涿加照相器材有限公司”也并入到我们的工作范围。
一套人马,两个项目。
那个时候,合资企业的名称是由投资规模决定的。投资规模达到1500万元以上的,可以冠名“河北”,规模小的只能冠名“保定”和“涿州”。
邢松明提供了“华恒”的项目建议书,朱希君提供了“涿加”的项目建议书。
惠宝剑和我,做为项目经办人,开启了艰苦的报批工作。
涿州市政府办公大楼的后面,有一排平房,涿州市纪委的外经科,就在这里办公。外经科有两个科长,李克诚负责带着项目单位去省地市的主管部门报批,李泽成负责报批材料的审核工作。
“李科长,我们是保定地区经贸总公司的,来申办合资企业,这是我们的材料。”惠宝剑把装着两条烟的蓝书包,推到领导面前。
“哎——这是什么意思?拿走,拿走!”儒雅的李泽成科长站了起来。
“潘志敏怎么没来呀?你们回去吧!叫你们潘总来。”有着两个虎牙的李克诚科长说。
“我们就是潘总派来的,潘总说和你们是同学,一说你们就知道了。”惠宝剑答道。
“你们俩在合资企业里有明确的职务吗?企业地址、投资规模、企业章程、合同、可行研究报告,等等一系列的事,你们小伙计根本做不了主,咱们谈不出什么内容,叫你们老板来!”李泽成科长严肃的说。
“科长,您说的这些,我们项目建议书里有……”惠宝剑还想再试试。
“你就别磨咕了,回去和你们潘总说,就得他来才行,你们就别来了。”
“什么?你们这么快就回来了?招商引资是国家倡导的,是政府应该支持的工作,两个李科长是我的同学,你们提了吗?”
“提了,他们还是要求您亲自去”惠宝剑看了我一眼,回答道。
“他们说我们是小伙计,做不了主。”我补充道。
“我不去!这件事办成了,你们将来就是合资企业的领导,这么点事都办不好,还谈什么别的?你们再去,办不了就别回来了!”
(六)
“李科长”惠宝剑和我,再次来到了计委外经科。
“不是和你们说清楚了吗?叫你们潘总来!”李科长沉下脸来。
“是,我们把您的意思和潘总说了,潘总说你们是同学,多年没见了,他想你们啦,派我们来接你们,叙叙旧。”
“他真的这么说的?老李,你看呢?”李科长疑惑的说。
“是好多年没见了,要不咱们就去看看?哎,你们怎么过来的?有车吗?”
“有车,有车”惠宝剑看了我一眼,松了口气。
“晓东,你先陪两位李科长坐会儿,我去请潘总”惠宝剑转身离开。
“李科长,请坐!请喝茶,潘总马上就来。”我沏好茶,陪他们说话。
李克诚科长站起来,背着手,环视起墙上的字画。
“看来潘总这几年真的发展了,外面的友谊宾馆也是你们的吧?”
“是的,新开业还不久。”我起身来到他身边,向窗外张望,心里说,其实我还没进去过呐。
“李科长,李克诚!立刻成!李泽成,你个刁德一,立了项则成!哈哈哈哈!”潘总推门进来,大声说着话。
两个李科长对视了一眼,站起身来,脸涨的通红。
“坐!坐!”潘总边说着话边和李科长握手。他转向后面跟进来的惠宝剑,顺带扫了一眼我:
“我跟你们说过,二位李科长是我的同学,是老朋友,这点事还用我亲自出马?烟呢?把你们的好烟拿出来”。他接过惠宝剑递过来的烟,抽出来,分别递到两位李科长手里。
“火儿呢?”他看了我一眼,我赶忙给他们点烟。
“老潘,我们也没别的意思,国家对招商引资,搞合资企业,已经有一套成熟的办法,你也别埋怨你这两个小伙计,他们拿来的项目建议书不符合规范,还有很多内容需要完善。”李泽成科长客观的说。
“嗨!不完善你们就给完善一下呗!搞项目,办立项,我们也没经验,是第一次。”
“不是你说的那么回事,搞立项不是那么简单。一般来说,就得企业法人出面。有事能拍板儿,确定下来事半功倍。你派俩小伙计能做主吗?还不是得回来请示你。”李科长说着话,目光扫向我和惠宝剑。
“嗯!你说得也对!”潘总眉毛高挑,眼珠左右顾盼,看着我们又转向李科长们。
“惠宝剑,他是咱们行署丁文斌专员的替补司机,原来在东方霍宗义手上,被我挖来了。这是张晓东,是涿州市无线电厂的车间主任,将来合资企业办成了,他们都是企业的管理人员。你们俩个,要多多的向二位李科长请教,谁也不是生而知之。李科长他们说改怎么办,你们就怎么办,听到没有!”
“听到了”我们俩异口同声。
“好啦,已经到饭点儿了,小惠子,你给李春启打个电话,叫他给安排一桌饭,咱们边吃边聊”潘总转向李科长们。
“已经安排好了”惠宝剑说。
“吃饭就免了,我们回去还有事呢!现在项目越来越多了。”
“哎——既来之则安之,友谊宾馆的餐厅是新开的,还在品尝调整阶段,正好请你们提提意见”潘总说。
“得,那咱们就客随主便吧!”两个李科长相视一笑。
饭桌上,李泽成科长向潘总详细了解了项目情况。
“你这俩小伙计说你想我们了,想跟我们叙叙旧,我看你好象也没准备吧?”李克诚科长问。
“他们说二位李科长要考查一下我们公司,不是吗?”潘总也很诧异。
“你们这两个小子啊!咱们都被这两个小子给骗了,哈哈哈哈!”李科长指点着我们俩,我们大家都笑起来。
“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啊”李科长由衷的说。
“张晓东,惠宝剑是司机,不能喝酒,你还赶快敬二位李科长喝酒?”潘总说。
“我没喝过酒,我……”我着急起来。
“没喝过酒?你还想不想进步了?出来干事,不喝酒怎么行!这杯敬不下来,就别干了!”潘总严厉起来。
“好!我豁出去了……”我的血性上撞。
“算了,算了,我接过来吧”李科长接过了酒杯。
“惠哥,今天我真开眼了,你这招儿“瞒天过海”,太牛了!”送走了李科长们,我由衷的说。
“牛吧!你就学着点吧”
作者:
主播:
音频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