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大采风北京讯
卫建忠 薛学拾
在这万紫千红、处处洋溢着生机与希望的艺术春天里,书画家们本应如春日中最绚烂的繁花,凭借精湛的技艺与真挚的情感,绽放出独属于自己的青春光彩,为艺术的百花园增添无尽魅力。然而,当下书画领域却存在着诸多令人忧心的乱象,亟待我们去深刻反思并坚决摒弃。
办假证、图虚名的行为屡见不鲜,仿佛是艺术世界里的毒瘤。一些书画家妄图通过虚假的证书来粉饰自己,追求那虚无缥缈的名声,全然忘却了艺术需靠真才实学与脚踏实地去积累。这种做法,不仅是对艺术纯粹性的极大伤害,更是在自欺欺人,最终只会在艺术的长河中被时间无情地冲刷掉,留不下丝毫有价值的痕迹。
粗制滥造也成了部分书画家的 “通病”。他们急于求成,为了所谓的产量,忽视了作品质量,每一笔都缺乏应有的思考与雕琢,整体构思更是毫无深度可言。如此匆忙产出的作品,就像没有灵魂的空壳,无法传递出艺术本应蕴含的情感与内涵,只能是被观者一眼略过的平庸之作,根本无法触及人们的心灵深处。 更值得批判的是,个别书画家完全不遵循艺术规律,生编乱造。创作本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可他们却脱离实际,仅凭臆想拼凑出所谓的作品,毫无艺术美感与逻辑可言。而且,在市场行为上,他们也不遵循价值规律,漫天要价,还玩着 “就地还钱” 的把戏,把书画作品当成了纯粹逐利的商品,全然不顾艺术的尊严。
还有些沾染了官场陋习,热衷于拜码头、拉帮结派,把书画圈子搞得乌烟瘴气。甚至更为恶劣的是,个别大师甚至找人代笔、狗尾续貂来维持自己的 “体面”,这种欺骗行为是对艺术和欣赏者的极不尊重。
真正能让书画家在这大好春天里焕发出青春活力的正途,是回归艺术创作的初心。深入生活去采风写生,是不二法门。走进牡丹花丛,感受那国色天香的雍容华贵;置身郁金香的海洋,领略别样的浪漫色彩;漫步油菜花田,体会那浓郁的田园气息;驻足樱花树下,沉醉于如梦似幻的美景之中。从生活的点滴中汲取灵感,才能创作出饱含真情实感的原创作品,让每一幅画、每一幅字都成为彰显个性的文化符号,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表达。 同时,书画家们要有服务民众、回报社会的担当。坚持原创保真,用心创作精品,以惠民价让书画作品走进千家万户,让艺术不再是少数人的奢侈品,而是大众都能欣赏、品味的精神食粮。在平凡的生活题材中挖掘出精品,既传承好传统书画艺术的精髓,又大胆创新,融入时代元素,厚植家国情怀,以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为己任,勇担社会责任,用艺术的力量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创作出不朽名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属于书画艺术的磅礴力量。 “这世界我来过,这春天,我们一起度过。” 作为书画家,当回首过往,不禁要问问自己,在这岁岁年年的春天里,留下了哪些与春天相关的作品呢?是那一幅描绘着桃花初绽、莺歌燕舞的春日美景图,还是那一首书写着春日诗意、饱含对生活热爱之情的书法佳作?每一个春天都有着独特的韵味与故事,而我们书画家手中的笔,本应是记录这些美好的最佳工具。 人生有限,艺术无限。时光匆匆,我们的生命会在岁月中慢慢流逝,容颜也会逐渐老去,但唯有那一幅幅用心创作的作品,能成为我们拥抱春天、留住美好的载体,也唯有凭借它们,我们才能不负韶华,让生命在艺术的呈现中绽放别样光彩。 我们终将老去,但书画家的艺术青春会随着作品的传承而永葆青春!那些饱含着对生活感悟、对时代记录、对人民深情的书画作品,会在一代又一代的流传中,持续散发着艺术的魅力,让后来人也能透过它们,感受到曾经的春天是多么美好,曾经的书画家们是怎样用艺术的方式去拥抱生活、回馈社会。 新华大采风董事长、艺品城管委会主任康留国先生呼吁,在这万紫千红的春天里,愿每一位书画家都能摆脱陋习的束缚,坚守艺术的本真,在深入生活、服务社会的道路上,绽放出最璀璨、最有意义的青春之花,让书画艺术真正成为滋养人们心灵、推动社会进步的璀璨星辰。 新华大采风总编室
胡丽佳 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