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八项规定教育专刊1】
最基层的党组织副书记
应该干什么?
作者:韦民/陕西宝鸡
如果基层党组织(学校、社区、办事处等企事业单位)副书记热衷于给一把手打小报告,老是喜欢插手行政工作会怎样?
首先,最基层的党组织副书记的职责。根据党章和相关规定,副书记应该协助书记工作,负责党建、思想教育、组织生活等。可能还需要处理日常党务,比如党员发展、纪律检查等。副书记的角色是辅助性的,但也要在书记不在时代行职责。
副书记热衷于打小报告和插手行政工作,这显然不符合职责。需要分析这种行为的影响。打小报告可能会破坏班子团结,导致内部不信任,影响党组织的工作效率。插手行政工作可能越权,干扰正常的行政运作,引起与行政领导的矛盾,降低整体工作效率。
基层党组织副书记的职责定位和工作原则在党内法规中有明确规定,其行为若偏离制度要求将引发组织隐患。以下从制度规范和实际影响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制度规范层面的职责定位
1.党内法规依据
依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第二十四条,党支部副书记需协助书记开展工作,重点领域包括:思想建设:组织政治理论学习,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组织生活:规范"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落实党员管理:完善党员发展流程,开展纪律监督群众工作:建立党群联系机制,收集基层诉求。
2.角色边界划分
《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十一条明确:
• 不干预行政事务决策;
•不替代行政负责人行使管理权;
•对行政工作的监督应通过组织程序开展。
二、越权行为的制度性危害
1.组织生态破坏
根据《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第六部分:
•非正常信息传递破坏民主集中制;
•造成“两个责任"落实虚化;
•诱发"小圈子”文化滋生。
2.权责关系异化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七十条明确指出:
•越权干预行政属违反政治纪律行为;
•造成决策混乱可构成“两个责任"失职;
•典型案例显示此类行为多伴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三、制度救济途径
1.党内监督机制
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十五条:
•党员可通过组织渠道实名反映问题;
•上级党组织应启动专项巡察;
• 民主生活会应列为专项议题。
2.纪律审查标准
中央纪委《关于纪委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规定》明确:
•查实三次以上非正常报告即构成违纪;
•造成行政工作延误可定性为滥用职权;
•典型案例将纳入政治生态研判体系。
四、履职建议(制度优化方向)
1.建立权责清单制度 参照《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建议:
• 制定"副书记履职负面清单";
• 实施重大事项报告预审制;
•建立交叉监督评议机制。
2.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依据《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
设置"班子团结指数"考核指标,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政治生态评估。
·将行政负责人评价纳入考核权重。
总之,基层党组织副书记的行为规范本质上是对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的实践检验。只有严格遵循党章党规确定的权责边界,才能有效发挥“润滑剂"而非"绊脚石”的组织功能。对于已出现的越权行为,应当通过制度化的监督纠偏机制及时矫正,维护组织运行的制度刚性。
共1245字 2025年4月9日于宝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