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乍暖还寒。随着著名作家赵志超的新著《云湖钩沉.故园》的问世,不啻一声春雷,驱散了故土料峭的春寒,带给家乡父老以温馨和喜悦。
湘潭县云湖桥,是赵志超先生的老家,也是我的家乡,我们都是喝云湖水长大的。当然,他是我的长辈,我从小就仰慕他的才情与声名。谁料想,长大后我们会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并且会有如此多的交集;尤其在他出任云湖桥镇同心乡贤理事会会长并决定创作《云湖钩沉》系列作品后,我居然还能献上绵薄之力。
云湖两岸,四山环绕,云气滨濛,川原旷秀,稻麦常熟。这是一片美丽的家园,更是一个人杰地灵的沃土,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孕育了无数杰出的人物,令云湖桥人感到骄傲与自豪。
晚清国学大师、著名学者王闿运(1833—1916),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是云湖桥镇石井铺村山塘湾人,晚清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纵横家、教育家。他在经学、史学、文学等诸多领域造诣深厚,见解独到,著作等身,思想深邃,被誉为“经学大师”和“湘学泰斗”,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一生交游甚广,“门生满天下”,湘潭名人齐白石、张登寿、杨度、八指头陀、刘揆一等皆出自其门下。其著作如《湘绮楼诗集》《湘绮楼文集》等,至今仍为学术界所重视。
庞人铨(1897—1922),革命烈士、湖南劳工会领袖、戏剧家,是云湖桥镇楠竹山北岸村八仙歧人。他早年积极投身工人运动,为工人阶级的权益奔走呼号。他和黄爱所创建的湖南劳工会,为推动湖南工人运动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不仅在革命事业中表现英勇,在戏剧创作方面也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为唤醒民众、开启民智作出了贡献。1922年1月17日,他与黄爱一起被湖南军阀赵恒惕杀害于长沙。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称他俩是“中国第一次为无产阶级而死的先烈”。
卢冬生烈士
卢冬生(1908—1945),云湖桥镇新联村史家坳人,少年时当过陈赓大将家的伙夫、放牛娃。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29年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工作。曾任红军独立师师长、红三军第八师师长兼政委、第七师师长、红二军团第四师师长等职。在战火纷飞中,他作战英勇,指挥有方,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为革命立下赫赫战功。抗日战争初期,他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三五八旅旅长。1939年被派到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2年到驻苏联远东地区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工作。1945年9月回国,先后任哈尔滨卫戍司令员、松江军区司令员等职。同年12月14日,不幸殉职于哈尔滨,时年37岁,令人扼腕叹息。贺龙曾评价卢冬生:“在那些长期的艰苦斗争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冬生同志对革命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他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从来不避艰险,不怕困难,坚韧不拔,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他的每一件光荣任务。”
汤洪波,1975年10月出生于云湖桥镇飞栏村腰组,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大校军衔。他于1995年9月入伍,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大队长,安全飞行1159小时。2010年5月入选为第二批航天员。2021年6月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同年11月被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2023年10月,入选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并担任指令长。在轨飞行总时长达到215天,成为中国在轨飞行时间最长的航天员。2024年7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汤洪波两度遨游太空,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能力,在浩瀚宇宙中展现了云湖桥人的风采。
此外,云湖桥还走出了诸多仁人志士。如革命烈士盛德亲、庞人键,著名数学家伍卓群,著名作家方之,共和国少将罗亚拉,优秀领导干部伍克文,还有民国诗词家王香甫、武术家王兰田、起义将领王伯庚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和岗位发光发热,为家乡增光添彩,表现出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
《云湖钩沉•故园》作者赵志超(右二)、本文作者王奎(左一)等,与罗亚拉将军(中)合影。
这些人物,各具特色,皆胸怀壮志,无私奉献,令人敬仰。他们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为了理想不懈奋斗。面对艰难险阻,他们坚韧不拔,勇往直前。他们心怀天下,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兴衰紧密结合。
这些人物,在《云湖钩沉.故园》中均有所介绍;他们的形象,在赵志超先生的笔下也变得栩栩如生。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云湖桥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来人文荟萃,人才辈出。赵志超先生在《云湖钩沉.故园》一书中,既描绘了云湖桥的大美山川和独特风情,亦揭示了这块土上涌现众多杰出人才的原因。
《云湖钩沉•故园》作者赵志超(左)与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院常务副院长陈东琪(中)、湘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伍浩合影。
云湖桥之所以人才辈出,原因众多。其一,优美的自然环境,陶冶人的性情,赋予人们灵动的思维和广阔的胸怀。其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此扎根,尊师重教的传统源远流长,为人才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其三,良好的家风传承,长辈言传身教,为后一代培育了优秀的品德,锻炼了卓越的才能。其四,独特的地缘关系。云湖桥境内有一条河,曰云湖河,又名韶河,分别发源于韶山滴水洞和杨林罗仙寨。云湖桥与韶山山水相依,韶乐相闻,人文相连,两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了共同的民风民俗。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许多人受到毛泽东同志的影响,纷纷走出云湖,投身革命,甚至壮烈牺牲。
《云湖钩沉•故园》作者赵志超
走进新时代,展望未来,我坚信,在云湖桥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必将涌现出更多的风流人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一代的云湖桥人,将拥有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多的机遇,并且有更大的作为。他们将秉承先辈的优秀品质,以创新的思维和勇敢的实践,在各个领域绽放光芒,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毛泽东主席诗词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说:“数云湖桥风流人物,还看此书——《云湖钩沉•故园》。”作为云湖桥人,我热切盼望赵志超先生能够尽快写出《云湖钩沉》的续篇,以飨读者;同时,也衷心期待云湖桥这块土地上涌现出更多的杰出人才,共同书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写于2025年3月10日

作者简介:王奎,湘潭县云湖桥人,1989年5月出生,民建会员。现任湖南景瑄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南甄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湘潭市政协委员、民建湘潭市委企业联谊会副会长。
